中国公交行业客车发展天花板已经出现?根据交通部数据,从需求端看,2019年10月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83,849万人次,同比下降3.2%;1~10月客运量2,814,192万人次,同比下降1.7%。
据悉,这已是公交客运量的连续5年下降(具体见下图1)。而从供给侧看,近年公交车辆及营运线路均在不断增加(见图2)。
一边是城市公交载客量的连年萎缩,一边是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线路和里程的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扩大,导致公交体系正面临着巨大的运营压力和市场危机。
图1
图2
图3
一、近年公交客运量持续下降的原因简析
1、大城市地铁凭借快速、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交通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有3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根据《公共交通资讯》最新发布的数据,2019年10月轨道交通的客运量为201,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10月客运量1,920,37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很明显,轨道交通客运量快速增长蚕食了城市公交部分客源,是公交客运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2、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模式的兴起,也分流了一部分城市公交乘客。
3、私家车保有量逐步提升,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也对公交系统形成了一定冲击。
4、互联网的发展减少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比如外卖、网购、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人们外出就餐和购物的频次,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公交的客运量。
5、有些城市公交线路分布不合理,运营间隔时间长,乘客等车不方便,放弃乘坐。
6、部分公交客车产品设计样式过时,服务功能不全,缺乏科技时代感,城市居民尤其是喜欢时尚的年轻人不满意。
总之,近年公交客运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公交系统自身和客车制造企业的主观原因。
二、如何化解公交市场客运量连续萎缩的市场危机?
1、要结合轨道线网的布局,重新调整大城市地面公交的线网布局和功能层级
1)增加地面公交快线,提供与轨道相当的大站快线服务,满足乘客快速出行的需求。
专家认为,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出今后若干年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客流分布规律,然后与近期规划的轨道线网进行叠加分析,一定会发现仍有很多大客流走廊是没有轨道覆盖的,这些通道仍需要地面公交提供快速的出行服务。即便是有轨道客流覆盖的区域,仍有很多通道的轨道线路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已有轨道线路的通道,同样需要地面公交提供与轨道相当的大站快线服务,满足乘客快速出行的需求。
2)增加轨道站点周边的公交接驳服务。根据滴滴公司的数据分析,轨道站点的接驳是滴滴订单的重要来源,而为什么乘客愿意选择滴滴出行,而不愿意使用地面公交来接驳,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经过初步分析后可以发现,很多轨道站点周边是依靠公交长线在接驳,长线运营的结果就是运行时间无法保障、等候时间无法预计。因此,加强轨道站点周边的公交接驳服务是未来地面公交客流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是整个公共交通体系高效运转的重要一环。
3)补充轨道站点覆盖盲区的公交线路。所谓补充线,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线路模式,有可能是快线、有可能是普线,也有可能是为快线集散客流的接驳线。到未来若干年,即便是轨道线增加,城市里仍存在大量轨道站点覆盖的盲区,这些区域仍需要地面公交发挥主要作用。
2、提高公交线路与专用道、路网三者之间的匹配程度
根据调研,目前很多大城市的公交线路并没有与公交专用道很好地匹配。可以说公交线网与公交专用道网基本是关系极疏离的两张网。具体表现是公交线路与公交专用道为明显的不连续、断点多的问题,专用道的不匹配、不连续,使专用道的速度优势难以全面发挥,难以有效提升地面公交的吸引力。
3、发展微循环公交
随着交通出行格局的变化,大城市要积极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和运营时间,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做好精细化管理,在不增加公交车辆的前提下,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比如可以对多渠道搜集的群众诉求进行科学分析,采取“一区一策”甚至“一线一策”等方式,对远离市区的开发区可以采取公交延时、加密线网、调整走向、开通新线等方式,优化群众出行条件。比如可在大型社区旁边开设“喂给”线路,为地铁输送客流,可以开通城市居民集中小区的微循环公交线路,解决城市居民急需的“最后1公里”交通问题。
4、提高地面公交的运营可靠性
可靠性实质上是线网布局和运营调度双重作用的结果。重要通道上布置骨干线路、采用高频率的发车间隔,再配套施划公交专用道,是提供主通道上公交线路运营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而在接驳线路上,则需要长线变短线,提高发车频率,减少路段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和等候的不可靠性。
5、要加强服务质量考核
随着地面公交客流的下降,对公交行业发展的考核不应过度关注客流量,更应该关注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考核包括考核的指标、考核的办法以及考核结果的奖惩,三者缺一不可。根据调研,在很多大城市客流高峰期,公交车久等不来,好不容易来一辆,乘客爆满,挤都挤不上,等车难让部分市民对公交敬而远之。同时,公交企业常年成本倒挂,线路开得越多,亏损越严重,薪水较低、劳动强度较大,让驾驶员“用工荒”愈演愈烈。
为了系统解决弊端,当地市政府可以联合公交主管部门出台公交成本规制、运营财政补贴、运营服务质量考核等办法,解决企业成本倒挂、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
比如运管部门可以研究制定日常和年度考核指标,并合理编制年度排班计划,确保高峰期发车趟次。其中,日常考核数量指标包括高峰时段出车率、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完成率、日运营趟次完成率三项指标。只要公交企业能够对标完成计划,高峰期“塌班”等现象基本可缓解。
6、客车制造企业要根据每个城市特色设计公交车辆,提供吸引乘客的公交产品
1)做好城市公交产品与城市居民乘坐习性、文化品位的有机结合和精准定位。比如说,在城市中央活力区运行的公交车辆,可考虑设计和购置外观时尚、炫酷的车辆,符合中央活力区的定位。
2)对公交产品尽量做到人性化设计,让城市居民愿意走出家门去乘坐公交车。比如,可以在车上安装充电装置和无线网络等,同时让公交车的内饰设计理念更贴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让城市公交车变成一个人们交往、交流的新平台,增强城市公交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3)公交车的设计理念要与当地城市环境、城市形象,以及当地的文化品牌相符合,要更加地时尚、大气、有科技感。
4)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可以针对老年乘客进行适应性开发,比如说低地板车,方便老年人上下车。
5)随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公交客车生产制造企业要加大对智慧公交的研发力度和推广宣传(当然公交营运公司更要对城市居民宣传),使城市居民意识到乘坐智慧公交客车具有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适、更便捷、更省心等优势。
总之,公交的改善本身即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要提升地面公交系统的吸引力,又需要放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考虑。转型期带来的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中国的大中城市,交通系统复杂、多变,恰恰给每种交通方式都提供了能够的生存空间,同时客车企业要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和人性化的产品,只有这样,城市公交市场面临的需求危机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