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缺芯”问题已持续两年多,为汽车产业供应链带来巨大的挑战。
当前,芯片短缺的情况是否有所缓解?车规级芯片的研发有何进展?国内芯片自主化进程如何?
针对这些问题,在9月16日-19日举办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能网联前沿与芯驰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陈蜀杰进行了深入交流。
“芯荒”缓解,但车规级芯片需求依然旺盛
“整体来看,目前芯片短缺已有所缓解,芯片价格也逐渐回归理性。但车规级芯片、新型智能汽车芯片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供应也很紧张。”陈蜀杰说道。
尤其是车规级芯片,因为一辆智能汽车会搭载上千个芯片,包括功能芯片、主控芯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SoC芯片)、传感器芯片等,满足车规级就意味着芯片质量和寿命更高,技术门槛也会更高。
据陈蜀杰介绍,其实一直以来芯片短缺本身就具有波段性,只是这次“缺芯”时间比较长。
一是因为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汽车正在从功能车向智能车改变,以前用的芯片不一定适用现在的车,所以缺口会比较大;
二是全球化加速,疫情影响下,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受到威胁,芯片作为其中重要一环自然不可避免。
好在疫情“阴霾”正慢慢消退,行业企业也在积极推动芯片的国产化,芯片短缺的问题正在加速解决。
国产“窗口期”,把握机遇拿下芯片牌桌“入场券”
汽车“新四化”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大洗牌。汽车新能源化上半场我国已取得领先地位,下半场的智能化自然也不甘落后。
对国产芯片企业来讲,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
“国内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芯片企业开启了窗口期,我们现在拥有难得的机会,一定要紧握机遇拿下‘入场券’。”陈蜀杰表示。
这是因为汽车是很保守的行业,车企一旦确定了供应链产品就轻易不会更换。尤其在芯片上,车企与芯片企业有长期合作的习惯,一旦确定某款芯片,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持续订货。
“因为车型一旦选定芯片,就必须围绕这款芯片的底层逻辑进行软件开发,研发投入非常大,难以更换。”
但随着技术迭代及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出现,当前车企也开始考虑新的供应商产品,选择创新的技术公司产品,愿意培养本土供应商。
更为重要的是,当下很多国外传统芯片厂商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功能机时代,这就给了国产芯片弯道超车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希望政府更多地去推广车规芯片标准和行业规范,给芯片产业指引,促进我国芯片国产化的发展。”陈蜀杰说道。
锚定市场,芯驰车规级“四芯合一”赋车于魂
车要有“魂”,芯片就是最底层的“魂”,配套智能汽车的所有软件都要基于芯片研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国内芯片量产进度最快的厂商之一,芯驰是国内首个“四证合一”的车规芯片企业,完成ISO26262 ASIL 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流程认证、AEC-Q100可靠性认证、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认证以及国密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芯驰是国内唯一一个拿到国密认证的企业,在保证信息安全方面很有信心。
“我们的优势就是为汽车设计车规级芯片,不是从消费芯片演进过来的,在车规的功能安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陈蜀杰说道。
据了解,芯驰产品“四芯合一”,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关和MCU,涵盖了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最核心的芯片类别。
其车规芯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拿到100多个量产定点,服务客户超过260家,覆盖中国90%以上的车厂,包含长城、长安、一汽、吉利、上汽、奇瑞等传统知名车厂,造车新势力及很多国际大厂。
同时,芯驰拥有近20年车规级量产经验的国际水平团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车规核心芯片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及大规模量产落地的整建制团队。
据陈蜀杰介绍,芯驰产品具有“多、快、好、省”的特点。“我们的产品系列非常丰富,可以适配很多车型;可以提供24小时本地化服务,快速便捷;拥有20多年的量产及车规级产品的设计经验,产品性能和安全性都很高;可以真正做到让客户省心、省时、省力。”
“今年下半年,或者到明年年初,我们会推出舱驾一体芯片,这是未来融合的趋势。”
陈蜀杰(右)与作者
在陈蜀杰看来,既然国产芯片企业已经坐到了行业“牌桌”,就不能轻易放弃,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促进芯片国产化,加强国产芯片渗透率、占有率,实现更高的飞跃。
芯驰已经出发,正在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