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28日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河南省近日获2016—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央财政补助清算资金25.67亿元,加上前两批中央已下达的补助资金,今年争取中央补助资金92.9亿元,占全国总资金规模的1/4,位居全国第一,创2016年该政策实施以来最高水平。
补贴政策是指挥棒、风向标。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政府补贴补向哪里、补多少、怎么补,显然是一种政策导向和信号,直接关系今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今年2月13日,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紧随其后,河南省也调整了补助政策,起草了《关于调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新的补贴政策提高了补贴门槛,强化了优胜劣汰的作用,鼓励里程更长、能量密度更高、能耗更低车型,将补贴资金向更高技术水平的车型倾斜。显然,这些改变,将对那些具有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获取的中央补助资金能够位居全国第一,充分显示了国家对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力支持和肯定。近年来,河南省以郑州、洛阳、新乡、许昌、三门峡等省辖市为基地,构成了从电池、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生产的完整产业体系。凭借着人口众多、交通物流体系完善、产业基础较好等优势,河南省吸引来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抢滩布局。中航锂电、环宇集团、多氟多新能源等在河南“安家”的企业,在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已具有较高知名度。仅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便增长242.7%。
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大幅增长,显示出产业内生动力的变革。当前,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换道先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更成为各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基于此,政府肯拿出“真金白银”强力扶持。但同时,新能源汽车仅靠政府补贴过日子,一定“跑”不远。新能源汽车最终要走市场化的路子,过分依赖政府补贴,一旦“断奶”,势必遭受更大的阵痛。
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就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只有政府企业携手合力,用好补贴政策导向,倒逼企业提高自身研发能力,新能源汽车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此次,河南省有4家企业分得了中央补助资金的“蛋糕”,宇通客车获取的补贴占比最高。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拥有高技术水平的新能源车企,数量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的技术短板,新能源乘用车的进步空间还很大。但短板也是潜力板,难点还是突破点。只要我们在续航里程、整体技术水平方面补齐短板、突破难点,新能源汽车发展就能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