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召开。作为开幕会当日“重头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近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号。
在人民大会堂记者席,伴随着李克强总理的现场报告,记者们快速翻页以及圈划重点的声音此起彼伏,与国计民生各个领域相关的报告内容被拆分、重组、解读之后,开始经由各个平台向大众传播。
作为人民日报社下属商用车行业权威媒体,《 商用汽车新闻》两会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对与汽车圈相关的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报告内容 :报告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GDP增长6%~6.5%的预期。
商新视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6%,高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6.5%的预期。从2017的6.9%到2018年的6.6%,再到今年6%~6.5%的预期,综合近三年的GDP增速,不难看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持续放缓,但是,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在2018年已经尝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寒意”,汽车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
今年,在经济增速预期低于去年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仍面临挑战。而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商用车产业将会受到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2、实施更大规模减税
报告内容: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将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商新视点:近年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重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提到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还要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为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为建设制造业强国赋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减税,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是一项重要利好。
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报告内容:在2019政府工作任务重,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一项重点提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商新视点: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受到各方瞩目,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被重新定义。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所在,高技能人才在实现制造业强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广泛认可,来自 法士特、东风、一汽等汽车制造业代表也多次在建议和议案中提到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且重申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对于汽车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及储备都是难得的利好。
3、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
报告内容: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治理对客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让收费公开透明,让乱收费无处藏身。
商新视点: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高昂的路桥费用以及乱收费、乱罚款是拖慢“血脉”流通的重要原因,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一直以来都是3000万卡车司机的心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点名”降低路桥费用,值得货运行业以及公路客运行业从业者额手称庆。
与此同时,取消省界收费站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公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高效物流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4、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内容: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商新视点: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建设制造强国、品质革命……近年来,聚焦制造业为全国两会创造了众多年度热词。从几年前的“游客疯抢日本马桶盖”到今年的“华为领跑5G时代”,中国制造的“印象”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对于中国汽车制造业而言,这样的颠覆同样是用户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且提出了具体支持政策,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高效转型升级也将拥有新的着力点。
5、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报告内容: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一项提到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商新视点:新能源汽车今年的两会热度不减,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技术创新以及市场保有量都有着可喜的进展。但是,补贴政策依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难以抛却的支点,离开补贴实现完全市场化的前景仍然难以让人乐观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除纯电动汽车外,以氢能、甲醇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也在摸索中得以快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能源结构调整的探索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于体会到市场“寒意”的汽车产业而言,这是难得的好事一件。
5、重大投资项目开工
报告内容: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
商新视点:商用车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被称为国民经济“晴雨表”,一批国家级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将直接带动商用车市场需求增长,对于商用车产业,特别是工程车市场而言,这将是难得的利好消息,值得行业重点关注。
6、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报告内容:继续推进污染防治,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
商新视点:在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回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就点名“柴油货车”,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机动车污染治理,并提出了明确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减排目标,国家层面对机动车污染治理的关注只增不减。
2019年被称为国六元年,更高排放标准实施进程不断加快已经是毫无争议,汽车生产企业特别是作为排放大户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已经到了需要做好国六产品大规模切换准备工作的时间节点。
被誉为史上最严标准的国六即将实施,对于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践行汽车产业社会责任意义重大。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2019年,利好与不利因素错综复杂,发展前景难以预测。但是,只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发生改变,汽车产业就有寻获新增长点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