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北京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了让北京的蓝天更持久,《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到,2020年,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使用的公交车辆为电动车。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在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通州区一直大力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
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旗下商用车行业权威媒体《 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随“助力首都蓝天保卫战,探寻北京城市副中心公交电动化之旅”活动,走进位于通州区的北京市恒基客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基客运”),通过深入采访了解了其公共交通电动化发展历程以及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落实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果。
恒基客运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始于2017年批量购入的35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
2017年12月25日,通州区政府所采购的35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交付恒基客运,正式投入运营。此举也意味着,所有通州所属公交车辆全部替换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同时,这也是比亚迪首批进入北京客车市场的纯电动客车。
据介绍,恒基客运目前共运营线路59条,车辆623辆,其中464辆为纯电动公交车,159辆为天然气车辆。如今,2017年交付的这批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服务于恒基客运的28个车队,包括10.5米的K8车型及8米的K7车型,在公司现有车辆中占比56%。目前,单车最高行驶里程已超过8万公里,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
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获”
截至2018年12月25日,35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时间刚好满一年,运营成果如何?
回顾一年来的运营情况,恒基客运总经理刘兵峰介绍,35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130吨,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刘兵峰表示,恒基客运将与比亚迪一道,为实现通州区公共交通系统的改造升级,减少通州区尾气排放污染和改善市民乘车环境而不懈努力。
北京市恒基客运公司总经理刘兵峰
北京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除了为首都大气环境改善作出贡献外,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更为经济的运营成本也让恒基客运满意。
“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比燃气车要节约差不多50%。”刘兵峰表示,节能方面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也同样优秀。恒基客运主要业务以郊区客运为主,车辆主要在乡镇运行,日常行驶里程约180公里,充一次电即可满足全天运营需要。即便在寒冷的冬季,正常开空调的情况下,运营结束后,还可以剩余近30%的电量。
据介绍,恒基客运单程最长的线路是64公里,一天出车3圈,全天行驶384公里,比亚迪纯电动新能源大巴也只需要补一次电。车辆电池配比以及续航里程完全能够满足日常运营需求。
此外,北京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夜间充电每度电仅需0.3元,每天运营结束后,所有车辆均利用最低的谷电时段充电。恒基客运还建设了自有充电桩,这样就无须缴纳额外的服务费,车辆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相对于传统车辆和燃气车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在使用成本上具有极大优势。
刘兵峰表示,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在满足通州公交服务需求的同时以产品安全、性能优越、节能环保的特点深受驾驶员和乘客认可。没有了车辆尾气和噪音的刺激,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和健康状况也得到了降低和改善,不少驾驶员主动要求驾驶纯电动公交车。“未来,恒基客运计划逐步将天然气车辆都更换为纯电动公交车。”
售后服务完善 保障用户省心运营
优异的运营表现源于自身强大的实力。
比亚的交付恒基客运的两款纯电动公交车,搭载了全铝合金车身、轮边驱动、双向逆变充放电、行业首创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控空气悬架、再生制动、智能钥匙、CAN总线通讯、盘式制动、顶置一体式空调、高压安全防护等配置,实现集高安全、高科技、高性能于一体。
北方的冬天对电动车来讲犹如一场大考,尤其对电池,考验尤为严峻。但是,这35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2017年,比亚迪首创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并应用于这批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可确保动力电池在极端气候环境下保持稳定、高效工作,使车辆具有耐高寒、耐高温、长寿命、高安全、易维护等特点。零下20℃的环境下充电,电池会自动开启保护功能,降低电池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让刘兵峰赞不绝口的不仅是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的品质,还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比亚迪方面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维修的积极服务表现让他印象深刻。
在驾驶员未上报问题的情况下,经过在线监测,比亚迪工作人员排查出电动公交存在的运营瑕疵,售后人员上门将车辆拖走,检测、维修后及时送回,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丝毫未影响到车队的正常运营。刘兵峰说,“车现在处于保修阶段,电池保修8年,整车两年,基本不产生维修费用。”
完善的售后服务也让实际运营较为省心。
“过人之处” 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350辆纯电动公交车整体展现出的优异运营表现,令比亚迪在北京市场立稳了脚跟。好产品必然会有好的市场反馈。
放眼全国,比亚迪纯电动客车销量已经超4.5万辆,在深圳、杭州、南京、三亚等国内城市也大规模投入运营。
比亚迪商用车事业群公关总监肖海平
在本次活动上,比亚迪商用车事业群公关总监肖海平也对此进行了介绍,2017年底,深圳率先实现全市约1.6万辆公交车全面电动化,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纯电动车辆推广应用经验,开创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中国方案”;2018年11月,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在广州的投放量达6645辆,总里程达7908.56万公里;目前,西安市推广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突破3000辆,成为西北地区运营纯电动公交车最多的城市。
受到市场如此多“正向”反馈,比亚迪纯电动客车的过人之处绝对非同一般。2017年,比亚迪纯电动客车行驶进新疆吐鲁番、西藏拉萨、海拉尔进行“三高”测试,车辆适应性得到广泛认可。肖海平告诉记者,2018年拉萨纳木措景区,已经投入使用比亚迪电动客车,这也第一次实现了纯电动大巴最高海拔的大规模使用。
经过多年深耕,比亚迪纯电动客车凭借出色的运营效果获得了驾驶员和乘客的一致好评。肖海平表示,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示范公交服务建设,能为全国公交电动化发展起到“首都示范”作用。助力北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同时,也为城市绿色交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