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在“汽车四化”的路上你追我赶,纷纷进行重大的业务重组。
近两年来,跨国零部件巨头在转型路上可谓是动作频频。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风向标,跨国巨头们的动作格外引人关注。
无论是博世、采埃孚、大陆、德尔福,还是霍尼韦尔、海拉,甚至作为汽车照明界的佼佼者欧司朗,都马不停蹄地进行业务重组,谋求新的发展机遇。从梳理的情况来看,他们转型过程不乏共同点,都围绕着科技型公司前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些巨头们是如何做的?
多家跨国零部件企业向高科技公司转型
博世:聚焦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
随着起动机和发动机业务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利润率下降,零部件行业巨头博世2015年就决定剥离部分业务,选择转型至前景更广的新能源汽车驱动和自动驾驶领域。
2017年5月2日,德国博世集团对外宣布,将旗下起动机和发电机业务以5.45亿欧元出售给由中国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煤机)和崇德投资组成的中资财团,并已于当日签署协议。此外,今年2月举行的博世物联网大会上,博世宣布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该事业部将专于开发并销售数字化交通服务,进一步扩展现有服务组合,涵盖共享车辆、共享驾乘、以及为驾驶员打造的一系列互联服务。其中,博世收购了美国初创企业Splitting Fares Inc.用来提供共享驾乘服务。
据了解,博世业务分为四块: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博世表示,2018年将继续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持续发力,继续挖掘内燃机潜力,并加强自动驾驶与驾驶辅助技术的研发。
采埃孚:积极转型,投身电动化及自动驾驶领域
采埃孚是汽车传动和底盘技术的“大拿”。2018年2月1日起,Wolf-Henning Scheider出任采埃孚集团的全球首席执行官。据了解,Sommer任釆埃孚CEO期间,采埃孚的发展极具革命性。一是斥资135亿美元收购了天合汽车,使采埃孚成为全球规模第二大零部件巨头。二是积极转型,并投身电动化及自动驾驶领域。
大陆集团:独立动力总成灵活发展未来技术
当地时间7月18日,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在总部德国汉诺威宣布,于明年年初剥离旗下动力总成业务,将其单独成立为一家公司,但不会放弃对该部门的控制。公司具体名称将于2019年初公布,计划明年年中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
大陆集团将分为三大板块:动力总成、汽车和橡胶,并形成三个独立的控股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大陆集团还计划在2020年前开始重组底盘与安全业务和内饰业务,将分成两个新命名业务领域,即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两个新业务部门都归属于汽车板块,以此同时还将新设立中央汽车研发机构,对上述两个业务进行支持。
安波福:从德尔福中分出来关注车辆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早在2017年9月底,全球大型汽车供应商德尔福宣布分立为两家公司,原动力系统部门成为德尔福技术公司,其余部门合并更名为Aptiv公司,将重点关注车辆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果不其然,随后德尔福完成拆分并正式改名安波福公司,其纽约交易所证券代码也同时改为APTV。安波福公司亚太区总裁、连接器系统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安波福要开发更安全、更环保、更互联的解决方案。在中国,我们会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
未来安波福也将聚焦于加速推动主动安全、自动驾驶、提升驾乘体验和互联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并提供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软件、先进的计算平台和网络架构等车辆的“大脑”和“神经”。
海拉:售后市场独立自动驾驶业务“浮出水面”
根据最新消息,2018年9月3日,海拉将旗下位于丹麦和波兰的零售公司FTZ和Inter-Team成功出售给瑞典零售公司Mekonomen。海拉售后市场及特殊应用业务副总裁Werner Benade博士表示,“从现在起,我们将把售后市场活动更多地集中到独立售后市场和创新车间设备这两个战略性业务上。特别是,我们将推进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互动,加快发展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