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顺风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的出现,正在丰富城市交通出行模式。有业内人士说,如今公交行业必须打起精神,用技术革新、模式革新应对市场变化。
在山城重庆,受行政区域划分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城市公交有主城和区县之分。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交运)专注于远郊区县公交客运的改革和发展,将新能源公交车开进乡村;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公交)则大力发展运游结合,在主城区开通了一条条都市观光旅游线路。他们正在用创新模式和实际行动,做大公交客运市场“蛋糕”。
新能源车当先 乡镇公交吸引力大增
重庆交运是重庆市交通运输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近年来,面对客运市场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型发展方向就是从传统的班线客运向区县公交、城乡客运一体化方向转变。
“通过把精力集中到公交线路客运上,重庆交运不断提高线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今年春运,集团共投入公交运力3902辆,疏运旅客7900余万人次,客流量同比增长高达10%。”谈起企业转型之路,重庆交运副总经理唐玉才有着说不完的“经”。
去年年底,重庆市乡镇数量最多的巴南区率先实现公交全覆盖,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开进了乡村。在重庆市巴南区轻纺城公交枢纽站,一座座崭新的充电桩、一辆辆排列整齐的新能源公交车在“重庆蓝”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一旁的候车休息区,前来乘车的市民们有说有笑。“几年前,这里的居民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乘坐公交车能这么方便。”唐玉才自豪地介绍,这些变化得益于重庆交运东城公交公司的农村班线公交化改造,也是东城公交与巴南区政府创新合作方式的成果。
唐玉才口中的“创新合作方式”大致包括三点:盘活存量资产,巴南区政府将原有木洞、安澜等地的10个农村班线场站进行翻新改造,无偿交付东城公交使用,作为公交首末站;结合区内整体规划,在百姓出行需求旺盛、企业相对集中的轻纺城等地以最快速度建设新的公交场站,同样无偿交付东城公交使用;整体提档升级,以新建、改建等方式将近50个露天型的农村班线招呼站升级为风格统一、外形美观、配备公厕的公交站点,为主要的首末站配备充电桩……
唐玉才说,接下来,希望与更多区县合作,通过“当地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等模式,逐步实现重庆乡镇公交化全覆盖,让更多的新能源公交车开进乡村。
公交配套设施完善了,公交车辆档次也要跟上。2015年以来,东城公交公司累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81辆,“在车辆采购前,东城公交公司成立新能源车辆采购招标小组,对动力电池技术、电控电机技术进行考察学习,并要求生产厂家根据技术配置要求进行生产,保证了车辆品质。”唐玉才告诉记者,目前,东城公交公司新能源车占比已达到76%,这个数字在重庆公交企业特别是郊区县公交运营企业中是十分领先的。
高端客车助阵 运游融合人气兴旺
认识一座城,首先从这座城市的公交开始。当重庆第一辆公共汽车从85年前的记忆中缓缓驶出,很多人没有想到,它会发展为现在四通八达的城市公交网络,成为魅力山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优秀的都市出行综合服务’。”重庆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公交由传统公交向现代公交转型,依托机场、火车站、枢纽站、调度亭等资源优势,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缔结旅游联盟,开发、设计并推广一日游、两日游、休闲游等旅游产品。“这样一来,我们将提供套票、酒店、导游等综合服务,并与城市观光线网、特需公交线网等紧密结合,实现主城区旅游客流的引流。”重庆公交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公交结合“国际慢城”、虎峰山集群等旅游观光产业,开发了城乡漫游观光线路,并配备了高品质的豪华客车。今年,他们还将引进14辆观光巴士,投入各条观光巴士线路运行,改善游客乘车体验。据了解,这批车辆配置高端,每辆车设置31个减震可调式座椅,柔软舒适,每个座椅都配有USB充电接口;车内设有展示台,提供旅游地图、景点介绍等资料,乘客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取阅;车辆还安装有行李架,配有自动售水机和饮水机,提供冷热水服务等。
除了选用高端客车,重庆公交还配套推出“都市观光·漫游重庆”微信公众平台,以“行”为核心,配套“吃、住、游、娱、购”的都市旅游自由行服务。“这个平台受到了来渝‘打卡’游客的欢迎,特别是在去年国庆假期推出的2.0版本中,把重庆主城近20个热门景点串连成线,通过13条常态化观光巴士与7条机场快车、7条高铁快车的无缝接驳,游客扫二维码上车即可游遍全城。”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重庆公交正在建设3.0版本“都市观光·漫游重庆”。这个版本将通过移动支付升级,实现观光巴士线网和常规公交线网的两网融合,致力于打好“人文重庆”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