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讲,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不变的惟有变化。在哲学层面上,契合了改革的根本动因。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第三天,全国人大代表、 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回应《 商用汽车新闻》两会记者有关“国企改革”的问题时表示,国有企业不改革,死路一条!
谭旭光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中再次提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其中,当先一条就是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并强调,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对此,谭旭光的观点直接而且尖锐: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
“改革已经好几轮,国有企业存在的残和缺,大家都很清楚,我认为不是中央没有要求,关键是敢不敢改的问题,敢不敢冲击矛盾的问题。下定决心,早改比晚改好。”谭旭光说。
不改,或者不敢改会面临什么局面?
谭旭光说,“国有企业不解决残和缺,就无法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即使参与了也是阶段性的,在市场好的时候能掩盖一些矛盾,挡经济长期在低位运行的时候,最终还是要死掉。这一点,对处在充分竞争行业的企业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
对此,谭旭光认为,“政府要为国有企业改革给予积极引导、支持,营造良好的改革生态。在这方面,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企改革的政策,非常有效,值得其他省份借鉴。”
涉及改革,“能不能”的问题很复杂,“敢不敢”的问题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舵者”。
2017年,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再次重申了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发展、特别是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
对此,谭旭光认为,社会生态对企业家的成长至关重要。他强调,优秀企业家的养成,全社会需要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生态。
“首先,优秀企业家不会做投机趋利的事。其次,优秀企业家追求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比他的生命还重要。第三,要成为优秀企业家必须要具有超强吸收养分的能力、具有创造新养分的超前的智慧。我在潍柴多次讲过,要学会欣赏别人,这是一个大智慧。第四,从政府角度讲,政府官员和社会一方面要切实尊重企业家,营造产生世界级优秀企业家的生态;另一方面从量化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优秀企业家多、优秀企业多、优秀品牌多,这一定说明这里的生态是最好的。”对于企业家精神,谭旭光如此定义。
好的社会生态,培养优秀的企业家,带领企业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良性循环可以由此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