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小长假,出行的人又是乌泱乌泱的,各大景区都是人山人海:西湖断桥已成“人桥”,长城上的好汉们筑起了新的“长城”……身边这么多人挤来挤去,让人根本没办法好好观景,个子矮点的人,只能看到那攒动的“人头”。
有机构预测,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出游人数达1.6亿次!艾玛,这比好多国家的人口还要多啊,这么多人出来转悠本身就相当壮观。据官方统计,上个月清明节小长假,出游踏青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1亿人次。
高速路上堵,旅游景点堵,这咱早有心理准备,因为哪个假期都是如此。但有一个地方堵,让好多人没想到,更令当事人措手不及。这个新“堵点”,居然是高铁车厢!
小长假刚过去一天,就有网友反映,提前买好的高铁票却上不了车,因为高铁超载。高铁售票,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何买到票的人还没上去,车厢里早就“人满为患”了?乘客买了票上不了车,铁路部门答应全额退票,这么处理合适吗?
“买短乘长”是乘客之过,还是管理有问题?
据说,高铁超载是因为很多乘客“买短乘长”,从而导致后面的旅客买了票却无法上车。
“买短乘长”是买了短途票的乘客,到站不肯下车,“霸”了后面乘客的座,导致他人“无座可坐”。但仔细一想,如果是短客“霸坐”,那导致的只是座位纠纷,买票的乘客不至于上不了火车呀!
那是不是高铁车厢过于拥挤,导致乘客挤不上去?这个好像也不至于,高铁车厢空间那么大,不可能挤到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人塞不进去的程度。那这个“买短乘长”,到底是如何阻挡了后面的乘客上车呢?
现在高铁跑得飞快,但运行条件也非常严格,列车一旦出现超载就会自动报警,报警不解除列车就开不了。也就是说,一列高铁拉的重量是有限制的,不能“超重”。把重量换算成人数,甭管是站着还是坐着,只能拉那么多人。不仅高铁,其他列车对“超员”也有限制。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严格限制,那么“买短乘长”问题就来了。
举个例子,比如北京到广州的高铁,很多人想去广州但买不到票。于是就有人买了北京到保定这段上车,然后补后面到广州的票。到了保定站这批人没下车,又上来一拨人,买的石家庄至邯郸的票,但实际上他们也是要补票去广州。到了邯郸站,这些人也不下车,又上来一拨……等到了郑州站,因为前面的几拨乘客都没下车,车上已经严重超员,就算是买了票的乘客,也不能再上车。
也就是说,该下来的人没下来,导致该上去的上不去。所以,很多人就把“板子”打到了“买短乘长”的乘客身上,认为他们不讲规则。但是,站在这些乘客的角度,设身处地想想,这个“锅”真该由他们来背吗?
乘客一开始是买了短途票,但上车以后就补成了长途票,这是“买短补长”。买了短途票再补长途票,实际上变成了“补长乘长”,不能叫“买短乘长”。
既然铁路同意补长途票,乘客就有权利接着坐下去,“不下来”是名正言顺。至于后面买了票的乘客上不来,跟补票的乘客没关系。再说,大家补长途票又不是商量好的,乘客怎么可能知道,这列车到底有多少人补了长途票,会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乘客上车?
能够掌握这些详细情况的,肯定是铁路部门。本来长途票早就卖光了,如果再任由大家补长途票不下车,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后面的人上车。明知有超员的风险,那为啥还敞开了补票,不控制一下补票的数量?这才是导致列车“超载”的主要原因。因为,买不到票就意味着“满员”了,此时再大量补票那肯定会导致超员啊!
“买短乘长”上车补票,初衷是体现人性化,给有急事的人行个方便。但肯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急事,数量上的限制是必要的。如果把补票变成售票之外的一个“普惠通道”,那肯定会与原有售票系统产生冲突。
提前买了票却上不了车,车票不能“一退了之”
当然,也有人真的是“买短乘长”,甚至是乘“霸王车”,不补票强行乘坐到目的地。这样的老赖行为比“霸座”更严重,铁路部门也负有监管责任,完全可以将他们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坐高铁出行。
最冤枉的是那些提前买了高铁票,列车到站却上不车的乘客。“我们又没招谁惹谁,行程就这样被耽误了,凭什么?”不少乘客一肚子委曲。
提前很多天买到火车票,但却无法按时乘车,不少人的出行计划完全被打乱了。虽然铁路工作人员表示会全额退款,但很多人出行之前就预定好了旅馆、酒店,人赶不到住宿也得取消,而房间退订是要扣钱的。再加上假期时间被浪费、出游兴致被破坏,乘客的这些损失,是由铁路方面管理失效引起的,肯定不是全额退车票所能弥补的。
只要列车正常开行,乘客买了车票,铁路部门就该保障乘客上车。如果乘客持有车票却上不了车,那是就是铁路部门失职。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