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应用 • 技术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智能网联 > 智能驾驶 >

智能驾驶遍地开花 产业集群效应正慢慢显现

时间:  2020-06-15 17:01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佚名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智能驾驶为国内各大城市带去的热度从去年开始持续发酵,各大城市也先后兴奋并且行动起来。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与智能驾驶相关联的测试区或示范区已经多达数十,国家级的示范区也有10多个。其中,规模较大、场景丰富的示范区有像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以各大示范区及城市发展趋势来看,智能驾驶的产业集群效应正在慢慢显现,各地逐渐摆脱单纯追求“数量”的发展模式,开始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做建设。

 

  智能驾驶遍地开花,各界大佬闻香而至

 

  智能驾驶在国内已经历几年发展,虽然各方面还无法与美国相比,但也早已不是刚开始时的小打小闹。

 

  从传统车企上汽、吉利、比亚迪到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威马等等,从互联网巨头BATJ到科技公司旷视、科大讯飞、地平线等等,都已早早入局智能驾驶赛道,各方对于智能驾驶的发展潜力想法一致。加上软硬件技术的提升,如5G商业化落地、计算机视觉日益精进、边缘计算能力越来越强,智能驾驶在成为“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结合重要抓手”的道路上越行越快。智能驾驶的意义不光在市场或企业,对于国内各大城市来说,智能驾驶同样有着帮助城市转型,重新定位城市职能的重要意义。所以才会有各地政府对于智能驾驶不竭余力的投入,各类相关园区拔地而起。对于企业而言,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城市区位的选择上当然不可能做到全覆盖,此时选择哪个区域或哪个城市作为投入的发力点成为了一门学问。

 

  纵观国内对于智能驾驶“野心勃勃”的各大城市,相对起步较早、优势明显的大都集中在一线或沿海地区,如北上广深、浙江福建等地,内陆地区各方面优势较小,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湖南湘江新区,2018年6月才正式启动,在各大园特别是国家队中,绝对属于最晚开始发力,然而力度却是最大的。为打造“智能驾驶”产业高地,湖南湘江新区结合既有产业基础、科研技术和人才资源,快速构建起了一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以此为契机,先后吸引包括BAT、京东、中车、大陆、博世、希迪智驾、地平线等各种不同类型企业来长。9月6日,更是在李克强总理及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与德国舍弗勒签署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框架协议;9月10,华为紧随而来,与湖南湘江新区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签订合作协议。

 

  显然,现阶段企业选择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或区域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展潜力的标尺,而在政府及企业的双重推动下,长沙正逐步成为智能驾驶的标杆城市。

 

  “智能驾驶”区域化旗帜鲜明

 

  为避免重复性的投入和建设,国内各城市区域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发力重点越发出现差异,因此正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合区,未来将会越发“旗帜鲜明”。

 

  1、北京“搭基础”

 

  北京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针对“智能驾驶”领域投入的城市之一,因为起步早,区位好,引来了大批为智能驾驶做基础服务的企业,如专注计算机视觉的旷视、商汤、再加上还有“本土企业”百度。而从2018年北京市经信委发布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白皮书》来看,打造产业基础平台也成为政府发力的重要方向。综合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链情况来看,北京具备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且已经形成以“基础服务”为核心的智能驾驶产业集群。

 

  2、上海“靠造车”

 

  上海在智能驾驶领域方向选择上,与北京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看到上海有望成为智能驾驶领域“造车势力”的聚集地。上海在汽车制造方向原本就具备深厚的积累,作为上汽的根据地,众多品牌如雪佛兰、别克、大众等等已经构建了完备的产业上下游生产链,使得上海在整车制造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再加上随着特斯拉的到来,以及具有强烈建厂意愿的蔚来,上海已经竖起了“造车”的标杆,区位优势加上金融优势将会把上海再次推向“智能驾驶整车制造”领域的高地。

 

  3、广州、深圳“做技术”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商用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1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