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下午,由亚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会(APCEIA,香港)主办,中国汽车纵横网、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协办,APAS Centre、IHS埃信华迈、香港国际汽车及航空工程师学会(SAE Hong Kong)、香港无线科技商会(WTIA)、寰球国际展览合作机构共同举办的“无人驾驶汽车出行网络研讨会”顺利召开。亚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会会长、香港国图顾问有限公司CEO吴永辉、重庆交通大学共享出行实验室创建人和学者王健、香港汽车科技研发中心业务拓展主管莫天德、日本海森株式会社社长协本健研一、华砺智行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任学锋、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立彤、IHS埃信华迈首席分析师王禹平、驭势科技合伙人兼首席生态创新官邱巍博士、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研究中心、全国汽车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羽、香港的士业议会主席熊永达博士分别发表演讲。
全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健(Jmaes Wang)的演讲题目是《公共交通领域的无人驾驶巴士商业化:关于未来智慧出行的探索》,他首先介绍了国际公共交通行业在无人驾驶巴士技术发展领域的状况,并阐述了无人驾驶(Driverless)与自动驾驶(Autonomous)巴士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商业化路线及实践经验。
王健说:自动驾驶巴士利用人工智能软件、激光雷达、雷达和摄像机来感知周围环境,通过形成周围环境的三维地图进行导航,从需要驾驶员协助的半自动驾驶,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水平各不相同。他采用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巴士来区别两种不同技术的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化驾驶技术;从车辆型式上来区分,无人驾驶主要式指载客量为6+7的小型穿梭巴士,自动驾驶巴士主要是指传统的标准巴士。
王健介绍说:2019年全球无人驾驶巴士市场规模为68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74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0%。安全性改善和互联基础设施的增长,减少交通拥堵等因素将推动自动驾驶巴士市场增长。高制造成本和数据管理挑战是阻碍市场增长的因素,以及发展智能城市将为无人驾驶巴士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显著的增长机会。
谈到出行或汽车行业,王健介绍了三大技术发展趋势:一是人类机械化出行的动力来源正在由传统的燃油或石化燃料转变为以电力为主导的新能源;二是具有联网功能的车辆开始实现自动驾驶;三是车辆使用方面的共享(即共享出行);这三大趋势对人类社会的出行需求、产业价值及生态链,以及城市生活范式都将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王健认为:无论是车辆电动化、无人驾驶技术还是共享出行领域都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带来的万物互联;促进这一系列变化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的更新,最终带来社会的变革。在美国,未来美好生活的出行场景可以被认为是:居民出行大都乘坐无人车、公共交通仅占有小部分的比例(共享汽车的理想场景);而在欧洲,以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出行即服务被看作主要的解决方案(出行即服务的理想场景)。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人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欧洲的无人驾驶巴士示范比中国要早4-5年;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的无人驾驶在公共交通领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是无人车市场情况较好的地区。在社会变革中,自动驾驶与出行服务的融合是未来公众出行的解决方案。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无人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商业化发展的关键落脚点,欧盟的CityMobil和CityMobil2对无人驾驶巴士的可行性验证,为无人驾驶技术提供了公共交通领域的三种应用场景:专用道、特定场合和特点区域。《共享个性化自动联网车辆》(SPACE)和《未来自动巴士城市级运营系统》(FABULOS)项目则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商业化路线图部署,无人驾驶巴士的商业应用还有三个阶段的测试示范:一是探讨解决方案,二是完成车辆可行性论证,三是选定城市试点。
王健认为:无人驾驶巴士项目的基本任务应当是特定应用场景的测试,需要从运营商和公共交通管理当局的立场,认证法律和安全目标,其次才是无人驾驶巴士预订购买和商业购买的规范与标准。全国至少有十几个城市宣称开始示范无人驾驶巴士运营,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一个项目是由公共交通运营商主导的,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公司、无人驾驶公司、投资公司和制造商的示范项目;王健认为:中国目前的无人驾驶巴士繁荣表像,仍然缺乏市场根基。
总结起来,电动化、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是智慧出行领域的三大技术革新;公共交通为自动驾驶提供最快的商业化发展路径;出行即服务可能是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完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