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专家们认为,从技术角度看,电动汽车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完全是可发现、可预判、可处置的;
从用户角度来看,公交行业认为,起火复燃,尤其是充电过程中起火复燃,甚至灭火时多次复燃,是最令人担心害怕的。
毕竟,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安全问题社会影响尤其巨大,每年夏季的起火爆炸事故总是能将车辆的公共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新能源公交自燃起火,扑灭却又复燃
2020年8月2日晚,武汉408路公交车在行驶路上,车厢尾部突然冒烟起火,现场浓烟滚滚并伴有明火,消防员到场后迅速将明火熄灭,但没多久,车辆再次起火,又一番折腾,才算是将火彻底扑灭。
初步判断,起火原因为车辆电池短路。幸亏公交车司机第一时间疏散了车内所有乘客,并无人员伤亡。但车辆后部已经被全部烧焦,车辆报废。
2015年4月26日,深圳一辆电动大巴在充电时着火,动力电池发生了爆炸。现场信息显示,大巴车内电池组先冒烟,相关人员想要处理,但由于电池组外面的盖子无法打开,火势未能得到控制而蔓延,从而发生复燃,火势凶猛导致车辆大部分烧完,只剩车架。
类似的事例不在少数,车辆起火大多与电池相关。电动着火不仅会引发社会恐慌,让民众对新能源汽车产生担忧畏惧心理,同时,起火疏散人员时,乘客争先恐后,也容易引发拥挤踩踏事故,产生人员伤亡隐患。
由于锂电池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这些气体被起火电池内的高温喷射物、电火花引燃,火焰温度很高,燃烧速度非常快,目前的使用的所有的灭火器和灭火方式都只能对表面火灾有作用,却不能终止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很容易复燃。
实际电动车火灾救援实例及锂离子电池火灾实验显示,灭火剂扑灭电池火灾一段时间后如若没有持续的降温措施,电池火灾有极大可能会复燃。
由此可见,一旦新能源客车起火,防止复燃才是灭火关键。
彻底消灭复燃,守护新能源客车安全底线刻不容缓
行业普遍认为新能源客车灭火很难,一般来讲是基于如下几个原因:
1、灭火剂受限于剂量,只能扑灭表面的火,电池仍然“发着烧”。
客车车载灭火剂剂量受到控制,短时间内可起到灭火作用。火势一旦继续蔓延,灭火剂也会无“剂”可施。同时,一般的灭火装置灭的基本为电池外部的明火,但即使扑灭明火,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还在进行。
2、如果不能阻止化学反应,电池很快又会复燃,直至燃烧殆尽。
3、电池被封闭在电池箱内,外部消防很难作用到电池箱内部。对动力锂电池而言,大部分燃烧反应发生在电池外壳内部,电池外壳阻碍了灭火剂发生用途。
4、受限于电池箱体安装位置,火灾救援存在困难。
绝大多数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热失控起火事故都是先由局部起火进而扩散到整体,且火灾的扩散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隙。如果能在局部热失控起火的初期采取措施抑制火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复燃,进而防止更大的灾害发生。
企业一般会在新能源客车电池箱内部增加灭火系统,抑制热失控在电池箱内部的蔓延。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只能做到抑制,并不能彻底消灭复燃隐患。
新能源公交车安全保障刻不容缓!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底线,新能源客车灭火产品应更关注车辆复燃情况,彻底消灭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