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多地呈现集群化规模,但如何培育市场?如何被市场接受?还需要各方联手开展推广和示范运行。
毕竟,市场需要符合需求的技术和产品。而技术和产品,最终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让我们来逐一看看各地发展和应用势头如何?
上海清歌一曲梁尘起
中国百年经济看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在氢燃料汽车发展方面,上海也不落人后。
清歌一曲梁尘起,2017年9月,上海制定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化工区、临港、嘉定等示范区域的加氢站规划建设。近期到2020年,上海要建成5-10座加氢站、2个乘用车示范区,推动燃料电池公交、物流车辆试点;长期来看,上海要加快产业发展市场化步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上海同济大学参与氢燃料汽车研究比较早,在在十二五期间,便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奇瑞汽车和长安汽车分别打造了燃料电池轿车。
2018年6月14日,同济大学(嘉兴)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签约,其中主要部分就是与嘉兴市政府、嘉兴秀洲区政府共建氢能产业基地,下设的5个研发中心中有氢燃料动力总成研发中心和国际氢能源合作研发中心。
上汽集团于2000年开始接触燃料电池汽车,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集团提供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大会公用车辆使用。
2012年,上汽集团公开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规划。截止目前,上汽集团旗下大通、荣威等多个品牌的燃料电池汽车均已取得国家产品公告并进入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荐目录。
2018年1月19日,上汽集团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据中国客车网了解,上海化工区集聚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等富氢产业资源,拥有相对封闭的园区道路环境,在加氢站规划建设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同一天,上汽大通、上汽安悦等7家企业签署了关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及加氢保障框架合作协议,七方拟相互合作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打造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及氢能示范基地。
上汽大通氢燃料电池轻客
同一天,签约仪式现场,上汽大通氢燃料电池轻型客车20台交付上海化学工业区,承担通勤职责,后续80台陆续交付,按照上汽大通规划,预计2018年可实现累计交付400台。
2018年2月6日,上海首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在嘉定区安亭·环同济创智城揭牌。该园区将引入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氢能产业配套企业等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园区产值力争到2025年突破100亿元。
目前,已有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等一批氢能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签约入驻园区,另有12家企业与上燃动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大通FCV80作为园区燃料电池通勤车也正式启用,这将实现产业园及周边十几万人口的环保出行。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氢燃料电池车将于2019年投入公共服务领域使用。
长三角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了上海的龙头带动效应,长三角氢能产业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放,江浙的如皋、南通、苏州、盐城、台州、昆山等城市纷纷响应。
如皋
业内有不来如皋,你不知道氢燃料汽车有多火 的说法。2016年8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正式启动,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氢经济示范城市。
该项目为期四年,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为基础的拓展项目,旨在推动包含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氢能产品的全方位示范应用。
随着百应能源、碧空氢能、泽禾新能源、陆地方舟、南通亚曼汽车、神华集团、江苏清能、思茂空压机、美国安思卓制氢设备等10多家氢能企业相继落户,如皋开发区将形成年产6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
青年氢燃料公交车投入如皋经济开发运营
2018年6月11日,由青年汽车和南通百应能源公司联手完成3辆燃料电池客车在如皋经济开发区开始运营,这是江苏省首批投入使用、开展商业化运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2017年9月,如皋博爱医院应急电源采用燃料电池发电,南通百应公司燃料电池系统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电将用于城市公用设施照明。
2017年10月,百应能源公司的撬动式加氢站建成,神华集团也宣布在建如皋加氢站。此外,如皋当地政府宣布,到2020年,如皋还将再新建35座加氢站,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加氢站的区域覆盖;城区公交车实现燃料电池公交大巴50%覆盖,燃料电池物流车实现500辆推广示范应用;学校、医院、小区全面推广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模式,让小镇居民真正融入氢社会。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