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2025年3月31日下午,由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长三角赵巷公司)与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下称长三院)联合主办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长三角绿洲智谷成功举办。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及重点企业的嘉宾代表们,围绕氢能技术突破、场景应用与园区绿色发展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共话氢能产业的未来图景。
战略合作签约: 持续赋能未来能源产业
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长三角赵巷公司与长三院的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聚焦氢能、储能、能源装备等关键方向,展开紧密合作,加快推进产业链健康发展,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引擎。
长三角赵巷公司总经理蔡喆玉在致辞中表示,公司作为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布局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首个特色标杆科创园区,致力于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样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创新融合。公司未来将持续推动园区特色产业与氢能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标杆,为氢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与广阔空间。
长三院理事长贡俊在致辞中指出,长三院依托丰富的氢能技术储备、雄厚的专家团队和项目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覆盖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面氢经济体系。未来双方将强强联合,共同探索氢能创新应用的新路径,为未来能源产业的前瞻布局提供持续动力。
嘉宾观点聚焦: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
兆瓦级氢储能电站降本增效显著。嘉定氢能港总经理邱鹏指出,氢储能具备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能力,与电化学储能形成互补,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和调峰问题。根据项目测算,兆瓦级离网型氢储能电站的度电成本有望降至0.53元,在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现实支撑。
移动式测试装备破解行业痛点。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氢能实验室张岗博士展示了自主研发的集装箱式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具备高度集成化、-40℃-70℃全环境适应、三级安全控制等特点,能提高测试设备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并显著降低测试环节的综合成本。
柔性电网技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上海电力大学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兴武对配电网发展现状、柔性电网挑战及技术发展做了全面介绍。他提出,“光储氢”一体化将成为推动新能源与氢能融合的关键方向。通过柔性电网与智能配电系统协同发展,可实现源荷精准匹配,降低制氢成本,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绿色能源系统。
氢能打开低空经济新场景。上海锋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玉财从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展示了无人机在城市化精细巡检、水务巡检、高层建筑外墙面检测以及航测等领域的多样化应用,为氢能在航空装备领域的落地拓展了想象空间。
园区“碳账本”成为重要竞争力。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评估核算部副部长胡新鑫在研讨会上强调,未来园区的碳资产管理能力将直接决定其绿色转型竞争力。通过构建数字化碳排放核算系统,打造“碳账本”,将有助于园区实现减排路径量化、碳资产价值化,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可操作性基础。
共创未来: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彰显了长三角赵巷公司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创新中的主力军地位。未来,公司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交流与合作,推动长三角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区域绿色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
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是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布局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首个特色标杆科创园区,园区位于上海轨交17号线嘉松中路站南北两侧,五站直达虹桥枢纽,规划建设用地420亩,总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打造融商务办公、科研中心、休闲商业、人才公寓、公共配套于一体的新一代智慧产城社区。园区一直以来聚焦数字经济产业的引入和培育,累计引入企业近300家,实体入驻企业70余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比超50%,已初步形成了以数字经济为主导、数字能源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及华东区总部均已入驻。未来,园区充分发挥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承载功能,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及绿色产业,并积极承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的创新辐射和产业链延伸,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数字干线上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节点。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