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2025年氢能产业各环节如何发展?

时间:  2025-02-24 17:02   来源:  巅峰氢能    作者:  网络转载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展望2025,氢能产业即将迎来中长期规划的考核时间点,政策已为行业放量奠定基础,上中下游加速推广过程中,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1)制氢环节:绿氢项目密集推进,看好2025年电解槽环节的投资机会;
2)储运环节:管道提速、Ⅳ型瓶标准落地,关注输氢管道及压缩机、氢瓶企业;
3)加氢站:关注加氢站压缩机等核心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4)燃料电池:2025 年迎来第一个规划时间点,推广进程有望大幅提速。
政策:强化制度保障,氢能“1+N”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2024年国内氢能政策端亮点:
1)顶层重视程度提升,如《能源法》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2) 地方项层设计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快速推进。
重点政策包括:1.更多省市推动非化工区制氩松  绑、危化许可松绑;
2.绿氢补贴加速出合,主要集中非城市群地区,推动绿氢降本;
3.储运端:内蒙古出台首个省级绿复管道规划;
4.山东等地率先对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展望2025,即将迎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考核时间点,政策已为行业放量莫定基础。
制氢:电解水制氢项目蓬勃发展,电解槽需求预计放量
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的下降带来电解水制氢降本,有望推动绿氢规模化应用,测算电价0.25元 /kWh 时,碱性电解水制氢成本为17.0元/kg, 已接近化工副产氢成本,且远期仍有降本空间。绿氢主要下游方向需求潜力广阔,存量+新增需求远期超9400万吨。
绿氢存量替代主要用于合成氨、甲醇制备等领域,增量主要用于交通领域重卡、氢冶金、建筑用能、船舶等方向,主要方向远期预计形成绿氢需求潜力9403万吨。经济性方面预计合成氨最先实现平价。
看好2025年电解槽环节的投资机会。8省市公布2025年107.1万吨的绿氧产能目标对应电解槽市场空间达402亿元。2024年1-11月我国电解槽中标1762 MW, 进度较慢因大型制氢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需时间验证;此外下游应用场景尚未大规模铺开,制约了上游绿氢项目的落地进度。2025年绿氢项目密集推进有望推动电解槽需求释放,关注华光环能等。
储运:供需错配下亟需解决的核心瓶颈,管道提速、IV 型瓶标准落地
管道提速、V 型瓶迎政策节点。全国目前在运营及规划的天然气掺氢运输管网及纯氢管网长度约4,121公里,2024年已经有多个纯氢或掺氢管网竣工或正在建设,表明在下游需求逐渐起  量的背景下(如燕山石化用氢、北京燃科电池车推广用氩等),大规模输氧的经济性得以凸显。2024年6月1日四型储氢瓶国标实施,预计气瓶制造企业将积极推动四型瓶产品的取证、上市。关注输氧管道及压缩机、关注储氧瓶企业相关机会,推荐冰轮环境等。
加氢站:随着政策松绑,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有望提速
《能源法》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有望推动全国放开加氢站的报批和建设限制。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已建成加氢站463座,较各省/市规划1264座目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上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将控动中游的加氢站建设,重点眼踪中石化、中石油等央国企加氢站建设落地情 况,关注加氢站压缩机等核心零部件的投资机会,利好冰轮环境等。
燃料电池:2025年迎规划时间点,推广进程有望大幅提速
经济性叠加地方示范城市先行先试。燃料电池车2025年具备放量基础。①政策目标指引高增, 测算若完成考核目标,2024年11-12月及2025年总销量需要达到27,647辆。②系统国产化 降本显著,如亿华通燃科电池系统成本2019至2023年复合年均降幅30.1%,利于持续放量。③2024年5月,燃科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一、二年度奖励资金累计达27.67亿元,国补发放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关注燃科电池系统企业亿华通等。
作为观察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地方两会历来是洞悉区域战略布局的风向标。巅峰氢能统计,全国23省(区、市)把氢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氢能作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幅覆盖制氢、储运、应用全环节的“氢能版图”正在中国大地上加速铺展,各省因地制宜的差异化路径,展现了氢能技术的多元应用潜力,更折射出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纵深与创新活力。
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内蒙古将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部署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完善建设跨区域输氢通道等一系列工作;
甘肃将推进绿电制氢产业化发展,建设风光一体化产业基地;宁夏将加快建设绿氢生产和应用基地,着力打造“中国绿氢谷”;青海将推动绿电制氢项目投产稳产;辽宁将加快推进铁岭绿色氢氨醇等重点项目建设;吉林将推动绿氢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形成集群优势,同时计划启动建设氢冶金新材料项目;黑龙江将推动大庆电氢醇一体化项目开工。
2025年氢能产业各环节如何发展?
山西、河南、四川等地计划发力交通及全产业链建设,上海积极打造航运绿色燃料供应体系,福建、海南积极培育海上风电制氢产业,北京、河北等先行地区持续性深化氢能产业发展。西藏、黑龙江为首次提及氢能,将推动绿电制氢项目实施,进一步扩张中国氢能产业版图。
在氢能开发利用的国际赛道上,中国正在连续而密集地推出一系列举措以赢取较为充分的竞争优势。除了发布具有战略意义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外, 今年起开始实施的《能源法》更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与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水能等并列作为能源进行管理。法律制度与不同层面政策的强力赋能与加持,意味着中国的氢能开发利用开始全面提速。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零碳能源,具有原料、燃料和储能介质等多重属性,是重要的“能源连接器”,必将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根据国际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数据,全球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氢能项目投资额已从2020年约100亿美元增至2024年约75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工业领域是清洁低碳氢最大的用武之地。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涵盖了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
从上市公司层面看,中证氢能产业成份股有40只。巅峰统计,这些氢能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3.2%,超越同期上证指数,其中航锦科技、中原内配上涨超20%。
截至2月11日,有22股已经发布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有7只业绩预增,1只实现扭亏。中集集团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增长493%至731%,在氢能源领域,公司已经布局氢能“储运加”环节,旗下子公司中集安瑞科是国内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装备制造商和工程服务商。
中通客车、东华能源、宇通客车预计2024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00%。东华能源的主要产品包括液化石油气和化工产品,其中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是公司的核心发展方向。中通客车和宇通客车均有推出氢能源大巴。京城股份实现扭亏,预计净利润约为630万元至75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氢能购销框架合同,合同总额高达1.5亿元。
部分氢能概念股2025年获得机构调研,飞龙股份和潍柴动力今年内累计获得6次机构调研。飞龙股份主要产品为发动机热管理部件产品,公司在调研中表示目前每台新能源汽车大约需要2~5只电子水泵,公司温控阀系列产品可应用于氢能液冷等领域。潍柴动力在调研中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加快包括燃料电池、纯电、混动等新能源方向的技术投入和产品应用。此外,中集集团、和远气体、宇通客车、新奥股份年内均获得机构调研。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