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出台, 提出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梳理 2024 年国内氢能政策端, 可以看到两大亮点:
顶层重视程度提升,国家级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地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 配套政策快速推进。
展望 2025,即将迎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考核时间点,政策已为行业放量奠定基础。
国家级政策:《能源法》 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
2024 年以来国家级政策体系相继出台, 顶层重视程度提升。1) 2月5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围绕石化化工、 钢铁、 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用氢需求,构建氢能制、储、输、用等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 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和产业链完备性。2) 3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首次被提及,且排在新兴产业第一位,体现氢能定位的重要性。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关注后续政策落地情况。3)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提出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4) 2024 年11月《能源法》正式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与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水能等并列作为能源进行管理。有望推动全国放开制氢、 加氢站、储运氢的报批和建设限制,降低无效成本支出,推动氢能应用加速落地。
地方政策:地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 配套政策快速推进
2022 年顶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 出台后, 各省市关于氢能的推广和示范政策相继发布,目标较顶层设计(2025 年 5 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更为积极。2024 年以来海南、江苏氢能顶层设计出炉,截至 2024 年 11 月, 共有 3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外) 针对氢能源发展提出量化目标,目标年份主要集中于 2022-2025 年,部分拓展至 2030-2035 年。若以 2025 年为节点,则 3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可统计的主要目标数据总计可达到:1) 培育龙头企业数量 175 家(17省市);2) 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 115,820 辆(25省市);3) 建设加氢站数量约 1264 座(27省市);4) 氢能源产业链产值突破 11,495 亿元(19省市)。
产业配套政策快速推进, 促进全产业链项目加速落地, 2024 年的政策边际变化体现在:1) 更多省市出台政策推动非化工区制氢松绑、 危化许可松绑;2) 五类绿氢补贴加速出台, 政策主要集中在西北、 西南等非城市群地区, 推动电解水制氢降本;3) 储运端, 内蒙古出台首个省级绿氢管道规划;4) 山东、 四川成都率先对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强调氢能的能源属性, 更多省市出台政策推动非化工区制氢松绑、 危化许可松绑, 有助于减少审批程序和降低项目成本, 加快项目落地。2024 年 2 月内蒙古指出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风光制氢项目及制氢加氢一体站, 且风光制氢项目不需要取得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 此前已有吉林、 河北、 广东等地积极松绑。
五类绿氢补贴加速出台, 政策主要集中在西北、 西南等非城市群地区, 推动电解水制氢降本。从绿氢的补贴政策来看, 主要分为五类:购置成本优惠、 生产补贴、 电价优惠、配套奖励和消纳补贴。购置成本优惠:内蒙古对制氢关键设备进口免关税;辽宁沈阳对不同方式制氢的固投给予 10%~30%的投资奖励;宁夏宁东按绿氢生产设备投资额 6%/7%给予一次性补助。生产补贴:以吉林省、 濮阳市等地区为例, 其政策主要针对制氢厂采取绿氢的直接生产补贴, 首年补贴 15 元/kg, 后续退坡, 连续 3 年每年最高补贴 500 万元。
电价优惠:电价优惠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蓄冷电价政策, 同时谷电用电量超 50%的免收基本电费, 另一种四川地区为代表的采用地区低价电并给予一定的电费支持。配套奖励:目前已发布政策的配套奖励有风光指标和土地优惠, 如湖北 1000 标方/时的绿氢制氢产能奖励 50MW 风光指标, 濮阳市也给予一定的指标奖励。消纳补贴: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新疆克拉玛依市对落地该地且氢气产能大于 5000 吨/年的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主体, 按绿氢实际销售量给予补贴, 2024 年补贴为 3000元/吨。宁夏宁东基地对在宁东基地实施绿氢替代的化工项目, 按 5.6 元/公斤标准给予用氢补贴。
内蒙古率先出台首个省级绿氢管道规划,利于打通上游制氢产业和下游消纳市场,实现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绿氢储运。2024 年 11 月内蒙古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近期重点开展输氢管道建设试点项目,推进已达成供用氢协议的输氢管道建设;并提出中期和远期建设目标。氢能储运是供需错配下亟需解决的核心瓶颈,内蒙风光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绿氢制氢基地之一,自治区规划到 2025 年末绿氢产能达 50 万吨/年,此次内蒙制定绿氢管道规划利于打通内部消纳和“蒙氢外送”通道,更具现实意义。
山东、 四川成都等率先对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 利于带动燃料电池车销量进一步提升。非示范城市群若没有低成本氢气, 燃料电池车全生命周期难以具备经济性, 上述优惠政策的出台也为其他区域探索支持氢能车辆应用提供了宝贵思路,未来仍可以进一步提升氢能车辆路权等形式予以非补贴支持(不会增加财政负担), 或带动燃料电池车销量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内蒙古发布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涉及14项氢能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