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四川省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征集时间:2024年6月11日至7月10日。
以下为征求意见稿原文:
南充市氢能产业规划(2024-2035年)
前言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变革的重要方向,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积极制定支持氢能投资政策。截至目前,占世界经济总量70%的18个国家制定了氢能发展战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均已明确氢能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全球直接支持氢能源部署的政策总计超过50项。
我国氢能产业顶层设计正逐步展开,中央及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近年来,我国国家层面以及地方层面出台的氢能相关政策和规划超过50项,以解决我国氢能领域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的问题,并正在继续制定我国的氢能相关产业发展路线图。2019年“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燃料电池新补贴政策出台,2021年氢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等一系列政策,揭示了在逐步落实双碳目标“顶层设计”指导下,氢能产业不断获得国家政策的“加持”,行业发展将全面加速。
一、规划背景
(一)宏观环境
1.政治环境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能源供应不稳定性增加。俄乌、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石油、天然气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全球能源安全受到威胁。2024年3月美英升级了对俄罗斯裁,限制包括铜(氢电解槽、燃料电池等领域的重要金属)在内的3类工业重要金属在本国交易所交易,铜矿供应受挫,国际铜价一度突破1万美元/吨,预计年内铜价将会突破1.2万美元/吨。
歧视性区域主义加速兴起,各国正构建区域化、多元化供应链体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全球商品供应链断链风险持续上升,各国正加快构建区域化、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2023年美日签署了一项关于电动汽车电池所需关键矿产贸易协议,对锂、钴、石墨等关键矿物免关税,并使日本能够享受美方提供的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该项协议排除了中国等在电动汽车领域有影响力的其他国家。同年,以美国为首的“印太经济框架”签署了供应链协议,重点排除了中国等印太区域内大国。
产业链重构风险加剧,各国正加速关键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建设,且向高端化转型。美国等发达国家正试图将部分产业链环节转移回本土,不断加强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建设,并通过与各国加强技术研发合作,提高产业链协同能力。同时,为提高竞争力,各国通过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2.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犹存。世界银行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部分发达经济体陷入“技术性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除美国经济继续维持强劲外,英国和新西兰在2023年下半年两个季度GDP环比负增长,已陷入“技术性衰退”;欧元区2023年三季度环比负增长、四季度环比零增长,濒临“技术性”衰退。
全球通胀见顶回落,但仍处高位,且存在较强粘性。从数据来看,当前全球通胀出现见顶回落态势,主要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回落,发达经济体通胀率仍在攀升,但边际斜率也已明显放缓。但当前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各国紧缩货币政策虽可以从需求端打压通胀,但受地缘冲突、能源紧张、逆全球化等结构性因素影响,供给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通胀保持高位具备较大粘性。
全球债务水平高企,全球经济危机风险仍在。2023年全球债务激增超过15万亿美元,达到31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叠加2023年美联储加息,尼日利亚、埃及、日本等国货币贬值超过40%,商品进口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同时偿还美元债务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社会环境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氢能为重要方向。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以2022年为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达到31.57%、23.49%和26.73%,总计占据了81.79%的比重。这不仅加剧了碳排放,还使得能源供应容易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以及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不仅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各国实现双碳目标,还能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增强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氢能产业的发展,是人类迈向第四次能源革命的必经之路。从历史的角度看,能源的发展总是从低效向高效、从低密度向高密度、从有限储量向更大储量,以及从单一来源向多元化发展的,每一次的能源转型都是向着能量密度更高、更环保、可再生的方向发展。氢气,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能源形式,其分子量虽小,却拥有高比热容,能在相同条件下释放更多的能量。同时,氢气可以通过水的分解得到,其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从而实现了真正的零碳排放。
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是我国进行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从产业背景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偏重、单位GDP能耗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要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需要2020-2060年年均能源强度下降3%,但近年来国内能源强度下降低于3%,减排任务艰巨。为此,国家从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能耗双控政策到2023年“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强调我国发展战略紧迫性从“能源约束”转向“碳排放约束”,能源的绿色化转型已是箭在弦上。
(二)发展形势
1.全球氢能产业化进程加速。世界范围内,近年来氢能替代传统能源的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氢能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升级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主要围绕深度脱碳、能源安全、经济增长三大主题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推动本国氢能产业发展。以美国、中国、欧盟、日本等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将氢能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制定了国家氢能发展战略、路线图以及一系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加快自身氢能产业发展进程。
2.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我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以能源安全、绿色低碳为目标发展氢能产业。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对氢能产业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培育和立体化推进,政策发布频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中央明确将加快前沿新兴氢能产业发展,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将氢能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首次以能源定义的范畴被纳入国家能源法律条纹(草案),从立法层面为氢能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中央到地方积极鼓励氢能发展的基调得以明确。
3.四川省氢能产业资源优势突出。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四川考察时均强调,要加强水电、风电、光伏、氢能、天然气等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四川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目前已在成都、德阳、攀枝花等10个市(州)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619辆,建成加氢站17座,深入推动四川省绿色发展进程。同时,还牵头联合重庆打造了“成渝氢走廊”,并同步拓展氢能在分布式能源、飞行器、氢氨醇一体化等多领域示范应用,是全国氢能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24年4月16日,四川省研究进一步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探索氢能源汽车通行高速公路费用全免。并且,四川将对氢能产业采取“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以应用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破解卡点、堵点,推动绿氢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基础
1. 区位优势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人口714.77万,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成渝氢走廊建设,促进以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都市圈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的氢能产业发展,助力成渝之间走廊城市的氢能产业布局。南充市作为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全省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从区位上来看发展氢能具有三个优势。一是示范带动辐射面广,从省上已明确的产业规划看,氢能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成都、川南、川西等地区,形成了以成都、攀枝花、乐山为主的“一轴、一港、一区、三路”的发展格局。南充市作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在协同成渝、配套成渝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二是区域产业配套性强,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可紧密对接成都龙泉汽车城产业功能区、西部氢能产业园和重庆车城工业园区、“西部氢谷”,有利于共建成渝氢能产业生态圈。三是交通运输经济性高,南充距离成都和重庆市区均恰处于长管拖车合理运距200km之内。这一距离也适合我国当前政策重点示范推广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场景。
2. 氢源基础
目前国内每吨氢的生产成本超过3万元,制氢成本较高。同时,以成都、佛山、大兴、张家口等地为代表的氢能发展示范城市,因本地氢产能不足,其加氢站超过一半的氢由外地配送,不仅提高了用氢成本,也无法保障氢源稳定供给。总体来看,制氢成本高、氢源不稳定是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相较而言,南充市制氢资源丰富。一是“灰氢”供应稳定,化工产业基础扎实,工业副产氢气保障充足,仅能投化学现有设备可副产氢气超0.5吨/天。二是“蓝氢”来源充足,天然气资源丰富,现已开发龙岗、元坝两个特大气田,具备大规模“蓝氢”制备及产业化应用基础。三是“绿氢”条件具备,水能资源富集,“十三五”期间全市水电装机113.89万千瓦,发电量43.02亿千瓦时;天然气发电装机4万千瓦,为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提供了电力供应条件。
3. 应用链企业聚集
在上游制氢环节,高坪区的南充华科福赛新能源公司专业从事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可用电解水制出99.99%纯度的绿氢,其“高效水电解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系统”入选中国科协2022年“科创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先导技术榜单。在中游关键部件环节,以中科九微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其真空技术装备可作为关键部件应用于液态氢气储运所需的高度真空环境。在下游应用环节,南充拥有吉利四川商用车、中专汽车、天龙特种车和东嘉汽车4户商用车及专用车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北京博萨、日上金属等195户汽车零部件上下游配套企业,有发展氢能专用车辆的潜在优势。以“吉利南充”为代表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氢能源汽车制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累计交付氢燃料电池客车263台,其中80台在北京冬奥会承担接驳任务,受到北京冬奥会组委会高度评价,同时还投资500多万元自建氢气撬装站一个。
4. 应用场景丰富
2023年,南充市全市社会物流总额5659.49亿元,同比增长10.68%;物流业增加值167.26亿元,同比增长15.39%。全市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共1749家,其中3A级物流企业4家、4A级物流企业2家,供应链企业超过40家。2023年园区社会物流总额突破千亿元(1014亿元),实现物流交易额180亿元,税收2亿元。在氢交通应用方面,南充位于成渝氢走廊“成遂南达”路线重要节点,依托四川省近期发布氢车高速免费政策和现代物流千亿产业集群,物流规模持续增长,物流主体不断壮大,可为南充市发展氢燃料电池物流重卡提供良好潜在应用场景,氢交通潜在应用场景丰富;在氢发电应用方面,南充拥有良好的天然气储气条件,三大气田产能充足,可为SOFC发电提供良好示范应用条件;在氢能创新应用方面,南充市正致力发展低空经济,为发展燃料电池无人机提供良好应用场景;全市公路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拥有全省第1的水运通航里程和船舶数量,为船用燃料电池示范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景。
(三)发展不足
1. 创新载体亟需搭建
南充市氢能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众多,但氢能产学研体系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优质创新资源在技术流动和落地转化等方面存在突出短板,多数高校科研成果未能实现本地产业化。同时,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等技术短期内难以实现产业化,储氢材料、液化技术、储氢装备制造、氢气加注装备、燃料电池及其零部件等领域相关企业技术水平整体较弱。
2.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南充氢能产业基础雄厚,但本地副产氢氢源多数用于企业自身,化工、冶金、供能等方面的氢能应用需求较小,导致南充发展氢能产业的自发动力不足。当前南充氢能龙头及配套企业少且规模普遍较小,制氢、储氢、氢能应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均有薄弱环节,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示范引领项目,氢能的储运、加用等环节缺失,企业间缺乏业务联系,缺少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氢能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尚未建成,氢能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成链成群态势尚未显现,与成渝经济圈南部地区相比,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快速发展受到制约。
3. 基础设施推广不足,应用场景推广缓慢
全市范围内目前仅有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厂区设有撬装加氢站1个,氢源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应用场景推广难度大。全市尚无氢燃料电池公交、重卡、物流等方面应用场景,氢能产品示范推广难度较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在听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四川省、成渝氢走廊等重大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聚焦“五市战略”“五区建设”,围绕两个《决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紧盯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科学规划布局,招引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科学擘画、系统部署氢能产业加快发展、为南充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充实践注入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针对南充市氢能产业处于起步期与培育阶段的特征,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示范应用、标准等领域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氢能项目在补贴、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企合作,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氢能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聚集相互制成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科学技术、生产工艺、商业模式等全面创新,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路子。聚焦氢能产业高端发展,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和市场链的高端环节发力,形成高附加值产品,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整车品牌。
坚持区域协同、开放合作。加强与成渝城市群、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都市圈等地的氢能产业合作,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式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谱写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发展目标
统筹当前与长远、总体目标与阶段任务,牢牢把握氢能技术发展与能源结构变革机遇,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扶持,围绕“制、储、运、加、用”产业链培育,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引进产业链优质资源,着力构建以市场为支撑、链主企业牵引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套的产业生态,分三个阶段落实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27年,南充市氢能发展初具规模,建成一座氢能产业园,以产业园为核心的氢能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第二阶段,到2031年,核心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氢能产业成为南充市主要产业之一,整体氢能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实现年度碳减排量超过80万吨。到2035年,南充市氢能产业链趋于完善,辐射川西北、川渝城市群区域,成为全省氢能产业重要城市。
1.近期目标(2024—2027年)
进入氢能产业全面起步期,在南充市建成相对完善的氢能供应网络及应用推广体系,氢能技术支撑平台与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氢能示范项目有序推进。
氢能制备产业:重点支持市内大型化工企业共享富余氢气开展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就近满足当前氢能示范应用,力争科学开发走马等伴生天然气矿天然气制氢项目,并鼓励市内大型制氢研发企业开展电解水制氢应用示范,以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初步形成以工业副产氢为基础,可再生能源制氢作为补充的稳定氢气供应体系,到2027年年产氢量约5000吨/年。在市区内建成加氢综合能源站5座,保障氢能示范项目顺利开展。
氢能支撑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水、风、光、天然气、工业副产物等资源,聚焦氢燃料电池及系统、膜电极、储氢容器等重点领域,积极促成有关高校和重点优势企业在我市建立中试服务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加快推动氢能及新能源电池产业起步发展,打造氢能产业园。重点创新发展氢燃料电池、储氢容器等产业,突破发展绿色制氢及液氢运输等氢能产业,逐步完善储氢、运氢、加氢等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积极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冶金等领域争取应用示范试点,加快打造绿色经济氢源基地和氢能基础设施、设备及应用示范基地。
氢能应用产业:氢能应用产业初期以示范为主,主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燃料电池共享单车的示范应用,并在市内公交、城际客运、城市环卫等功能性车辆以旧换新中以20%比例配置购买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开通公交示范线2条,投放500辆以上燃料电池共享车辆,加快冷链物流、高速重卡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打造,在几个重要城市如成都、重庆之间示范运行氢能重卡干线物流车30辆,通过示范运行促进氢能交通的应用。依托产业园等氢能产业聚集体开展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制氢示范,提升氢能供给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设备的技术进步。支持在市内开展液氢运输示范,降低氢气输运成本,扩展氢能的应用范围。
2.中期目标(2027-2031年)
进入氢能产业稳定发展期,全市氢能产业规模稳定增长,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氢能应用场景基本成熟,氢能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氢能制备产业:支持市内具备条件的制氢企业开展碱性电解水制氢和SOEC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水、风、光、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形成工业副产氢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并重的氢气供应体系,力争制氢规模超过5000吨/年,成为“成都-遂宁-南充-达州”成渝氢走廊干线重要节点城市,具备面向川西北、辐射成渝的氢能供应能力,力争建成一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及若干分布式供氢项目,力争建成加氢综合能源站15座。
氢能支撑产业:氢能产业园初步建成,氢燃料电池开始批量供货,力争达到2000台套/年规模;导入SOEC电解水系统生产线,力争达到1000套/年规模。引进空压机、控制器、氢循环泵、车用储氢罐、氢气阀门、加氢站核心装备等辅助系统产业,对氢能产业链进行补链。依托南充本地商用车整车制造企业,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本土化生产,力争达到2000台/年规模。力争实现氢能产业链产值200亿以上,实现年度碳减排量超过80万吨,成为全省氢能产业重要城市。
氢能应用产业:以快速推广应用为主,下游应用需求迅速放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较传统企业具有竞争力,在公交、重卡、环卫领域应用比例进一步扩大;大型氢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大型通讯基站、医院、商场、电站和工业园区、工厂等场景得到推广应用;液氢技术取得突破,成本得到降低,并在氢气运输领域应用比例扩大。
3.远期目标(2031—2035年)
进入氢能产业市场加速期,全市氢能产业规模逐年增长,氢能产业由示范带动转向为市场拉动,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氢能应用场景基本成熟,氢能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氢能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形成多元化格局。
三、空间布局
结合氢能产业发展特点,遵循“合理配置、突出重点、有序协同、联动发展”的原则,构建“一园、三区、多点”产业布局。
(一)一园:南充市水风光氢天然气多能互补氢能产业园
整合南充各类要素资源,在南充市打造中国西部高端先进氢能产业园。探索氢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多元化示范应用,因地制宜发展氢制甲醇等优质项目,大力发展商务车、重卡、氢能公交等氢交通项目,加快布局加氢站等新项目和燃料电池等大项目,合作建设西部氢能研究院科研基地,形成燃料电池及制氢、储氢、加氢、氢能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充分探究氢能产业盈利模式,打造氢能零碳能源信息融合应用示范园区,为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筑巢引凤。
(二)三区:制储运氢装备研发制造示范区、氢燃料电池装备研发制造示范区和氢能应用示范区
1. 制储运氢装备研发制造示范区。以顺庆区为引领,依托区内良好招商环境和现有大型企业,提升氢能关键材料研发与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氢能关键材料制造企业,推进产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企业集聚化,打造具有南充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氢能关键材料产业集群。
2. 氢燃料电池装备研发制造示范区。以嘉陵区为引领,依托区内完善的汽车制造业及大型国央企加持,以提升前沿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与成功就地转化三项能力为主线,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形成一批基础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成果。
3. 氢能应用示范区。以高坪区为引领,依托区内良好氢源及应用场景丰富的现代物流园区,快速形成稳定的氢源供给体系及基础设施,为氢交通示范应用提供基础。
(三)多点:构建多个氢能应用示范场景
依托氢能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在市内以氢能融入生活为导向,围绕市政交通、冷链轻卡、货运物流、园区建设、建筑供能等领域,形成多个氢能应用示范场景。氢交通方面,物流侧,依托南充现代物流园平台,积极探索研究在物流园区开展氢能源车应用试点,通过车辆路试、以租代售、减税降费、运营补贴等方式增加氢能源车的吸引力,快速形成一批本地氢能产业标杆示范项目,带动氢能产业链持续迭代升级;公交侧,定制氢能源公交示范线,倡导绿色出行;专用车侧,有序推动出租汽车、执法、环卫、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氢能化,加快政府、国企及公共机构燃油车的淘汰速度,支持替换采购或租赁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发电方面,探索富余水电耦合天然气制氢发电、水风光天然气多能互补应用,以氢能带动新能源发电削峰填谷,丰富能源结构。
四、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制氢环节,利用经开化工园区优势,招引落地一批制氢项目;在储氢和运氢环节,推动东方电气与中科九微开展液氢储运装备研发生产合作;在加氢环节,利用南充现代物流园平台,筹备建设制氢加氢综合能源站;在用氢环节,招引一批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生产以及零部件配套项目,推动氢燃料整车发展壮大。
(一)引导支持核心技术突破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挥本地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瞄准氢能领域的国家战略需要、产业未来方向需要、南充氢能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全局性的技术研究布局。以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实现国产化替代为目标,编制南充氢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开展制氢、储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等关键领域技术、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金融链一体部署,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以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加强职业教育力量整合,开设相关技术课程,建立专业人才梯队培养模式。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聚焦绿氢制取、氢气储运、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关键技术,鼓励本地氢能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平台、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氢能应用研究为导向,支持我市相关企业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孵化和高端人才集聚。依托氢能产业园,聚集更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加强氢能产业创新成果共享、利益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能力共享等,探索联合创新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吸引氢能领域的企业家、知名科研学者或者专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到南充创业。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需定供、循序渐进,根据氢能应用示范实际用氢需求,统筹相关资源,支持加氢设施科学合理布局建设,有效满足下游应用加氢需求,为南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东方电气等大型国企、氢能领军企业联系,争取在南充布局15座以上氢能综合能源站,加强氢气供应链建设,为南充市氢能源车辆发展打好基础。住建部门负责新能源汽车加氢设施布局设计、工程建设管理及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工作。
(三)打造“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1.完善氢能装备制造链
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发展制氢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天然气裂解制氢、碱性及SOEC电解水制氢等装备制造,同步发展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等装备制造。以南充市水风光氢一体化产业园为支撑,围绕水风光氢一体化制氢示范延伸布局上游制氢链条,吸引制氢环节企业入驻,加快实现产业化。近期形成以工业副产氢为基础,可再生能源制氢作为补充的稳定氢气供应体系。依托南充现有大型企业SOEC电解制氢优势,长远布局相关技术方向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并探索在非化工园区制氢可行性,试点应用小型分布式SOEC电解制氢。
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加氢等装备及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积极发展35/70/103MPa高压气态储氢装备,加快推进固定式高压储氢容器、车载高压储氢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以液氢储运领域关键龙头企业中科九微为支撑,围绕中科九微延伸布局上游制氢、下游应用链条,通过建设氢能产业园集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氢能企业,加快氢能科技创新和转化,通过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氢储能调峰电站建设和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运行,拓展氢应用领域,推动建立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利用南充现代物流园平台,筹备建设制氢加氢综合能源站,探索氢燃料电池不同车型的示范运行。
在用氢环节,发展氢能关键材料装备。招引一批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生产以及零部件配套项目,推动氢燃料整车发展壮大。
2.培育燃料电池产业链
依托大型合作国企,发展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依托东方电气集团、中科九微等企业或机构,提升空压机、双极板、膜电极研发与制造能力,加快东方电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批量化制造,实现本地规模化量产。大力发展高性能电堆、催化剂、氢气循环系统等零部件制造,鼓励多种落地模式和合作方式,积极吸引核心技术强、带动作用大的企业与项目,实现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生产。
依托现有汽车制造业基础,发展燃料电池运用装备制造。依托市内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在氢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加速发展壮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冷藏车、洗扫车、公交车等多种车型,抢占川内及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面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专用变速器、减速器、电驱动总成等核心零部。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开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燃料电池电堆等重点产业链条的招引支持力度。
(四)拓宽示范应用场景
鼓励重点区域与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开展交通运输、储能等领域氢能示范应用、拓展新型应用场景。
有序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结合“成渝氢走廊”建设,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在物流运输、城际客运、城市公交等领域开展氢能汽车推广应用试点。依托吉利氢燃料客车、济美动力高性能模块化燃料电池等,加强在公交、物流车、共享车辆等场景应用推广,全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以新能源重卡砂石运输车应用示范为基础,探索打造氢能重卡砂石运输示范场景。同时加快推进济美动力高性能模块化氢燃料电池项目落地,开展氢燃料电池共享车辆推广运用试点工作。定制氢能源公交示范线,近期开通2条以上的氢能公交车试点线路,倡导绿色出行。加快政府、国企及公共机构燃油车的淘汰速度,支持替换采购或租赁氢燃料电池汽车。
逐步推进氢能在储能领域的示范应用。发挥氢能的储能与媒介功能,充分利用弃电,开展用电峰谷期储能,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能源互补及氢气大规模存储。鼓励市内各园区布局分布式智慧能源示范应用项目,打造低碳园区、零碳园区。在有条件的数据中心、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通信基站等,推进氢能热电联供、应急电源、备用电源等技术发展与应用。
稳步拓展氢能的新型应用场景。在现阶段采用技术水平成熟的长距离拖车运氢的基础上,根据南充市产业及技术情况,拓展开发液氢运输项目及示范应用场景,鼓励有关液氢及真空厂家共同开发打造液氢装备制造基地。结合南充市现有新质生产力,探索低空经济与氢能结合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应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经济合作局等单位和部门参与的氢能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推进应用示范、重大氢能产业项目建设。
(二)完善产业政策。制定全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在项目引进、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示范应用、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建设加氢站项目,理顺加氢站建设及企业用氢审批机制,为氢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夯实人才基础。加强氢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集聚氢能领域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方式,鼓励大专院校开设有关课程,培育一批复合型人才及各类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以氢能产业化重大项目为依托,培育一批领军型复合人才;在嘉陵江英才计划中配置相当比例名额,着力氢能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在购房、福利及研发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引进和储备“氢”能相关产业人才;鼓励市内产业技术中心成立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建立氢能产业孵化器,鼓励氢能高端人才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到来南创业,促进氢能产业人才队伍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探索建立氢能产业人才信息数据库、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为氢能领域专家、科技人才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四)强化项目招引。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大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力度。遵循市场导向,以引进氢能产业龙头企业为目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招商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围绕制氢、储氢、运氢、氢能应用、氢能有关装备制造等涉氢全产业链,着力引进国内外技术先进、实力较强的领军企业、科研机构落户。紧扣工业制氢、膜电极、双极板、燃料电池堆及系统、氢燃料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紧盯国内外氢能燃料电池整车、整机、产业链头部企业,招大引强、招强引优。
(五)加大金融支持。发挥金融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支持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助力氢能产业发展。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协同企业争取国家、四川省工业发展补助资金在首台套设备应用推广资金。在氢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加氢站建设、氢气加注、氢燃料电池及零部件制造以及氢能产品购置、分布式能源建设与示范项目等方面争取有关资金和补贴,促进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六)保障安全发展。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安全发展。严格执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应急部门负责做好氢能生产企业的生产存储安全监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做好加氢和制氢设施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和监管;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做好氢气储运环节的安全监管;其他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做好有关工作,确保氢能产业安全发展。
(七)强化宣传引导。强化氢能相关知识与技术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和企业对氢能认知度,促进氢能发展理念普及,引导公众充分认识加快氢能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并开展氢能产业相关会展活动,形成有利于氢能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高端资源要素落地南充开展氢能领域创新创业。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氢能具有清洁无碳、来源广泛、能量密度大等优点,相较传统化石能源,氢气利用后产物只有水,不产生任何副产污染物。
按照规划提出的发展任务和目标,至规划目标年,氢能将在公交、物流、城际大巴、工程机械、分布式电站、备用电源、绿色化工、氢能冶金等各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一是化石能源制氢项目的建设运营将增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废气的排放;二是项目建设中,会产生烟尘、噪声污染;三是氢能装备的生产会产生并排放有机废气、COD、悬浮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实施各类环保措施,将会降低氢能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氢能可作为零碳排放的化石燃料替代品、绿色清洁的化工原料、高密度无污染的储能介质,助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综合能源体系,助力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环境正效益。
(二)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布局项目选址。
在实际选址时,应规避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建设的区域。在开展制氢项目建设过程中,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导的通知》和《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等规定中的布局要求。
2.加强项目建设期污染治理。
项目土方工程施工阶段主要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对现场所预留的土方堆齐,采取密目网严密遮盖措施。并经常洒水以防止浮土起尘。运土车辆采用封闭式运输车,在现场大门口设置车辆清理冲洗台,车辆经清整冲洗全封闭后方可出场。严禁车辆带泥砂出场,运输过程中防止遗撒扬尘,并跟踪检查。
建筑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装或袋装运输,不随意抛撒扬尘,施工垃圾必须及时清运到指定垃圾站,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污染。对商品混凝土运输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运输车卸料溜槽装设活动挡板,必须清理冲洗洁净后方可出场。
3.加强噪声防治。
在施工期,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免夜间施工,将对周边居民影响降到最低。在生产过程中,鼓励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在设备布置时远离人口密度大的场所,如办公楼、居民住宅,远离办公用房,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4.完善能源行业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能源企业的节能环保责任和义务,严守生态红线。实行企业自主监管、政府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同步运行的多主体、常态化监督机制,引导企业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及保障体系,主动接受各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