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时间:  2024-03-07 18:53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editor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今年两会期间,加快氢能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名列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报告要点,其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分提到: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利好信号释放下,氢能板块热度高涨。截至3月6日收盘,氢能源板块拉升至1022.75点,涨幅0.62%。氢能源个股方面,纳尔股份、恒大高新、天元智能、跃岭股份涨停,东方精工、利柏特等多股跟涨。
中央年度规划首提“氢能”战略地位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张焰峰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氢能,是继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和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后,氢能产业发展又一标志性事件。
张焰峰表示,中国氢能发展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不仅是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最佳市场之一,更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自主产业链,具备规模发展能力。在本届政府领导下,中国政府正严谨认真地推动3060双碳目标,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在全球占比超过60%,中国能源发展“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
她认为,基于风电和光伏的绿电制氢,能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搬运工”,将极大解决我国清洁能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有力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尽早实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氢能产业存在规划大于实际应用的问题,这主要受到氢能经济性与安全性两方面的影响。当前仍需要通过政策不断引导、市场挖掘潜在应用场景来推动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氢能产业
可以注意到,除了中央年度规划首提“氢能”,将其定位为“前沿新兴产业”外,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也提交了与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议,比如,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提出关于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带来关于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提出关于支持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从美锦能源方面了解到,姚锦龙认为,目前我国氢能尚未实质性纳入“能源”体系,氢能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氢能示范项目政策亟待升级,氢能碳减排方法学体系尚未成型。
针对上述问题,他提出四条建议:一是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二是拓宽场景,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引领,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四是开放共赢,构建氢能减碳交易体系。
钟宝申也表示,目前针对绿氢及绿氢化工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不足。我国从2021年至今,发布了7个涉及绿氨发展的政策,但仍缺乏实质性推动。对标海外国家,中国缺乏对绿氢化工发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是要明确政策要求,促进多绿氢多应用场景落地。另一方面,要取消绿氢复合项目进入化工园区的限制。
此外,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在今年初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2个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氢能发展的省份数量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
华福证券表示,针对氢能产业,中央及地方的利好政策年后频频下发,此前导致氢能难以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成本、基础设施等问题在上述政策中皆有提供解决思路,氢能的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均迎来利好。在此背景下,华福证券认为氢能产业发展的瓶颈正在被持续突破,产业内相关优质标的的投资机遇逐渐凸显,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上市公司拥抱万亿产业链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令氢能具备了独特意义和价值。根据《麦肯锡-氢洞察力2023》统计,2022年—2023年度,全球氢能已公布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3200亿美元,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37%、15%、14%,中国总投资额为18亿美元,占比不足6%。
其中,绿氢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能源,理由在于它的生成方法。传统制氢方法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制取,生成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而绿氢是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制造,从生成到使用都不排放二氧化碳。据国际能源署(IEA)估算,要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有必要将环保型氢能中绿氢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5日报道,中国正推进绿氢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IEA此前推算,中国国内制氢电解槽装机容量2023年末达1.2吉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一半。但中国2020年所占比例还不足10%,2022年提高至30%,发展速度之快显而易见。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万亿赛道近在眼前,不少上市公司已在氢能业务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并做出2024年战略规划。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近日发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其已成为全国首个氢能年度营收超8亿的企业。此外,亿华通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M电解水制氢设备也已在新疆伊宁完成安装调试,成功产出氢气。这是亿华通首套商业化示范的PEM电解水制氢设备,标志着亿华通已打通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系统控制等整套流程,为PEM电解水制氢和绿氢大规模示范应用奠定了基础。
隆基绿能自2021年成立隆基氢能以来,已实现首台1000Nm3/h碱性水电解槽的成功下线,初步具备500MW生产交付能力。公司还成功中标了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并正式投入运营。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十分看好氢能产业发展。“在技术路线上,我们仍然坚持钻研碱性制氢技术,还会不断加大研发力量,在无锡打造国家级氢能实验基地,从材料、技术、结构等多方面降低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推动绿氢产业发展。2023年底隆基氢能西安基地建成投产,可达到年产能2.5GW。到2025年,预计产能将突破5GW”。
受近期多重利好影响,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旗下氢能业务进展。3月4日,西菱动力、同力日生等多家企业新增“氢概念”。同日,建投能源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积极跟进氢能产业政策和技术发展,目前通过参股建投绿能科技公司,参与相关技术的研发。
3月1日,海泰新能公告称,为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拟对全资子公司增资,增资金额9600万元。此次增资主要用于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道目标市场为唐山市的交通用氢、氢冶金、工业用氢以及城燃掺氢。
南都电源也于同日宣布,控股子公司浙江南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取得由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该公司成立日期为2024年2月29日。浙江南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由南都电源与杭州氢源企业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谈一波共同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南都电源认缴出资5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
开年以来,多家氢能企业融资提速且扩容明显。2月29日,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此前,浙江蓝能已完成5轮融资并正式启动上市辅导,有望上半年完成IPO申报;阳光氢能也完成了A轮融资,金额达6.6亿元人民币。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