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百人会张永伟: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之路

时间:  2023-01-12 16:15   来源:  汽车总站网    作者:  Summer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1月12日,百人会2023年度媒体沟通会举办,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就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发言。

百人会张永伟: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之路

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

各位早上好,感谢各位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3年度媒体沟通会。

百人会在2022年因为疫情影响我们也举办了一些活动,主要是线上为主,尽管如此,过去一年也得到了媒体老师的大力支持,每次活动都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而且在传播上给我们帮了很大忙的,也为我们的工作,包括为整个行业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非常感谢。

而且我听到的是,好像很多媒体朋友都已经认识很多年了,七八年都有了,从百人会成立我们就一起交流,都已经是专家了,我们也是战友,也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关系,彼此都没当外人,这一点我们也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的媒体沟通会请了50多家朋友一起交流,包括今天线下的各位媒体老师,还有一些在线上,很多原因用线上方式参会。

两个议题,主要是想利用这次机会给大家报告一下百人会的一些工作,尤其是我们3月份钓鱼台论坛的筹备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帮我们做一些传播,另外就行业的问题大家一起交流。

按照过去的媒体沟通会,我们先把情况介绍一下,请清泰理事长、欧阳明高院士来给大家做一些交流,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时间又紧张,我们媒体交流会就一次变两次,今天是第一次,主要由我们秘书长们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工作层面做一些沟通,春节之后、“两会”前我们再做第二次交流,那个时候就没有工作、论坛的事情了,希望把百人会的几位主要的重量级专家请过来,大家一起做交流、沟通,具体时间春节之后再跟各位媒体老师做进一步的对接。

今年的主题是“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我们主要是两个考虑,当然这之前也是和很多汽车产业界的一线的企业家做了交流,他们反馈的信息,过去我们讲的一些单方面的汽车变革已经不能够代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电动化也好、智能化也好往往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实际汽车现在变成了一个高度的创新集成产品,本身是一个现代化的产品,这个行业也变得更加跨界,所以大家建议应该有一个更能代表汽车行业概括它未来变革的一个定义。另外也征求了一些政策研究、行业内专家的意见,大家也提示我们,过去我们国家汽车发展战略有一个远景目标就是“汽车强国”,要打造汽车强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这是我们汽车行业一直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愿景。这个战略应该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我们离汽车强国越来越近。

另外,现在二十大提出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所以如果在新的形势下,结合二十大进一步理解汽车强国,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或者探索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之路应该是在新形势下对汽车强国这个愿景的一个更具体或者说更一个补充,大家帮我们想一想,是结合的一种理解,结合我们二十大的精神,我们对汽车强国战略一个新的理解,这也是很多专家提出来的。

另外,我们在变革当中也发现,实际中国汽车产业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高度的融入了全球化,全球市场、全球供应链。另外,确实有中国特色,电动化上中国走了自己以纯电为主的技术产业发展的道路,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智能化上,现在大家也在看到,特别是美国,主要是单车智能,我们国家叫智能网联汽车,所以更希望能够把汽车与我们已有的优势结合,特别是5G这种通讯设施的优势,还有我们道路智能化的这些优势。所以中国有可能走出一条与单车智能不一样的智能汽车发展道路,有的我们把它称为“中国方案”,有的叫“中国道路”“中国标准”,核心之旨是中国特色。所以这样的中国式现代化很有可能在汽车行业能够得到一个特别深刻的、生动的演绎,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不论在电动化上、还是在智能化上,都有可能是既能体现这个产业的全球化特征,又有可能走出一个中国式的探索,所以这也是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特点。

因此,综合产业界、专家学者、还有我们自己日常的讨论确定了今年的主题,推进或者叫探索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之路、路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也是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也请媒体老师帮着我们再丰富丰富,或者看看有没有更好、更准确的一些解释或者理解,让我们这次论坛更能突出主题。

根据我们之前的准备我们也征求了很多媒体老师的意见,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做一些交流,大家有很多的关注,交流之前我们做一个算是引导发言,便于后面的时间来讨论。汽车产业需要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大家都在做盘点、都在做预测,盘点过去,特别是2022年汽车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反映出来的一些规律,另外也在就未来的变化做预测,有的做中长期的预测,有的胆子更大一点,做短期预测,看看2023年会发生什么。我们今天斗胆就一些短期问题跟大家做一个沟通。

一般喜欢做流量的机构愿意做这些分析,我想做一个角度的分析,市场的变化,行业有很多变化,技术在变、产业结构也在变,未来的政策也在变,2023年退坡没了还会有什么政策呢?推动这些行业的力量会有哪些新的力量产生?这些都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另外,大家可能也比较关心市场,2023年或者未来一两年这个市场会有什么变化?产品、市场、市场结构、产品的变化、消费的变化,我想这点是需求侧的问题、是市场侧的问题。

市场侧这个变化我们做了几个梳理。

总量的变化,这个大家很关心,2022年的数还没出来,1—1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600万辆,估计生产也差不多,按照往年的数,生产多个十几万辆,单月渗透率逐月提升,全年的渗透率应该在25%以上,这是一个新变化。而且如果12月份再加上几十万辆,也就是说我们接近700万辆,这个数就比2021年正好翻了一倍,就是说翻了一番,每个产业能翻一番不多。2023年这个行业会是什么情况呢?会不会翻一番呢,翻一番1300万辆、1400万辆,我们估计有点悬。我们分析,有一些不利的因素,支撑不了翻一番,比如补贴政策的退坡,有时候会拉动一些翘尾,这些消费就像我们当年国六的商用车一样,因为要改标准,像2019年大家疯狂开始买了。

另外,供应链是高度不确定的,今年大概对我们的影响不到100万辆,因为芯片的供给不足,导致少生产了100多万辆车,全球1000多万辆,这种事情2023年有所改变,也不会说马上芯片就平衡了。所以有市场、无产品的情况在一些车型上仍然是存在的,就是它有市场、车做不出来,做不出来的原因是供应链。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企业产品进入了我们所讲的动荡期,前些年上市了,但是企业发展不好,产品和企业都会退出,对行业的信心会产生一些影响,有可能的。我们其他行业都经历过,大家大规模上的时候,在淘汰阶段容易影响消费信心,所以这是不利的因素。我们讲翻一番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是比较难的。另外基数也大了,700万辆翻一番,基数大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有利的因素。我们倒着看,产品越来越丰富,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觉得电动汽车的产品眼花缭乱,过去是缺乏选择性,现在我们初步摸了摸,明年至少100款新车,燃油车的新车那个平台三年出一款车,看现在电动车的这些平台,最快的一年,有的平均一年半,一年半就可以出一款新车,就是一个平台支持多款新车这种产品迭代。所以市场供给的能力空前的加强,产品多样化。另外,智能化这些新技术用在车上会成为新的亮点,带动消费。从政策层面,国家的宏观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汽车。所以有利的因素也是非常突出的。

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我们觉得,比如2023年新能源汽车很可能会,没有意外的话,没有特殊的“黑天鹅”事件,来一个不管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我们都承受不起,没有这种事件之后,我们觉得有可能保持30%—40%的增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以700万做基数,30%—40%的增速就是接近1000万辆,很可能中国是全球第一个让新能源汽车当年销售进入千万量级的这样一个国家,这比我们过去的目标就远远提前了,会超出国家对我们的预期,当然也超出我们很多企业自己对行业过去的一些判断。

所以当市场起来的时候,有没有产品和产能,对未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我想是千万级的时代,到900多万辆肯定是能做到的,稍微努努力大概就是1000万这样一个增量。

1000万分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过去我们的主战场是一线城市,现在看来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城乡市场,会成为电动化的一个巨大的增量力量、拉动性力量,这个增量正在三四线城市、四线以下是机动化的一个爆发期,一线城市是有改变的转换期,就是他原来有一辆车是燃油车,现在他选择的时候会变成电动车,一线城市新购买的增量不是最大的,换车是主要的增量,在换车当中有改变,是一线城市非常重要的一个增量的拉动性的力量。但是我们的三四线城市,他是一开始刚买车,刚刚做机动化,在刚买车的时候首选电动车,这是一个新特点,所以电动车搭上了我们下沉市场,三四线、四线以下、包括农村,下沉市场用电动化实现机动化的大趋势,这两个下沉市场会成为我们这1000万辆主要销量的来源,而且他的电动化特点和一线不一样,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分析。正好又是我们自主品牌电动汽车能够发力的主战场,能够把产品做得特别便宜、体验感很好,这是中国企业的优势。

第三个,这个市场在什么地方会更加激烈呢?最激烈的领域就是这个市场,油车和电车展开绞杀的一个市场,就是15万—30万甚至降价也在这个领域,油车的主战场当时就在这儿,电动车过去是两头发展,先做大车、再做小车,就是两头,最便宜的车和最大的车,所以基本上没有去把中间作为电动化的主攻地带,今年这个形势就变了,由哑铃型更加变成我们现在纺锤型,中间是主战场。这个往往也是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和合资企业竞争的焦点,价格战、品牌战都会在这个领域产生,因为它是个主战场,这是一个概念。

在技术路线上,插电的混合动力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插电的当中国内的企业发展是比较快的,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占一半电动化市场的是我们的中间15万—30万,又是油电竞争的焦点,所以会产生比较热闹的品牌战、价格战,这是一块。

第四个,出口,大家很关心,今年应该在80万辆左右,中国的汽车出海是两个概念,左边是产品出口,右边是我们的产业,我们在外面做产业布局,当年外资的汽车企业怎么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用KD、SKD这种模式,现在我们的电动车也采取这样一种策略,到国外设厂,做组装厂、做零部件配套等等,所以这个节奏是比较快的,这是我们出海的应该是主要的方式、主要的路径,就是产业出去。

另外,产品出去,这个量也比较大。明年大家算了算,至少应该在我们团队分析是80万辆,好像没有人觉得80万辆难度大,你要加上这些统计不进来的至少100多万辆,好多统计不进来,也不知道怎么出去的,有的按照半成品就出去了,他没有品牌,到国外做贴牌,海关统计不进来,这个量是巨大的,商用车基本都是这样出去的。你要加上这种出口量,那都是一两百万级的,所以这个数据不太好统计,但是反映了中国已经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大国,日本最多,马上就是我们。10年前我们哪有什么出口,而且这个出口当中新能源占比越来越大,2023年是一个中国的电动汽车国际化的,说元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觉得是风声水起的一年,2023年是中国整车出口、产业链出口应该一个风声水起的新能源汽车的一年,因为都放开了。

另外,我们觉得汽车行业发展靠电池,电池贵汽车就少卖一点,电池卖的多了、便宜了我们电动汽车就可以多卖一点,车企的利润稍微平衡一点,所以电池一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卖多少的关键,卖多卖少看电池,够不够、价格划算不划算,2023年汽车销量看电池。现在看来,动力电池领域还是比较给力的,2023年会有很多惊喜,一方面,量,产能释放出来了,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会集中释放,这两年都没闲着,都在扩产能,2023年产能应该会得到一个相对集中的释放,这样电池供应的瓶颈问题会得到极大的改变,而且有些材料也降下来了,碳酸锂的价格是不正常的,2020年碳酸锂5万/吨,2022月底的时候最高触及60万/吨,三年翻了12倍,这个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都传递到了终端,2023年不管是材料、还是电动汽车的产能,普遍利好,我觉得这点是很重要的惊喜。

另外,新技术也起来了,特别是那些和现在的三元、磷酸铁锂未来具有挑战性地位的新技术也起来了,2023年有的会上车,意味着什么呢?倒逼现在的三元系、磷酸铁锂系加快变现,别被未来的技术替代,等新技术成为主流了,又得投资那就是废铜烂铁,那就不值钱了,所以新技术自身不会成为主力,但是它加速了我们现有主流技术产能的释放,大家都有危机感,都不知道哪天出一个对我们现在的电池技术有颠覆性意义的技术,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高,这样我想电池会有太多的惊喜,意味着创新,意味着降成本。

第六个,2023年市场上主要的矛盾,就是由过去买什么车的矛盾,变成好不好用的矛盾,就是体验会成为整个市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一个车本身的体验,一个车给消费者有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体验很好。另外好不好用的关键就是充电设施,买车容易,用车好不好、使用方便不方便会成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消费的焦点是在充电是不是方便,买车的人越来越不会吐槽这个车好不好,会吐槽到哪里去充电,所以很多企业会更加专注我们电动化的第二赛道,电动化的第二赛道就是充电赛道,第一赛道是汽车赛道,充电当中会有很多亮点,特别是这种大功率的、高压的快充和超充,不光是在中国会发生,是亮点,而且在欧洲、在美国大家都是行业共同推动的这样一个新的亮点,或者说新的技术路线,充电的技术路线。

第七个,我们也在关注商用车。乘用车发展的轨迹基本清晰了,按照电动化的方向,既要提升它的质量、又要扩大它的规模,二十大讲的,既要有规模的适当增长、也要有质的方面的提升,这就是乘用车的轨迹。商用车会进入新的变革期,2021年给我们2022年打了一个好底子,这是2021年的数据,翻了一倍,今年商用车基本上是整体50%左右的下降,但是电动化是50%以上的增长,就是整个商用车市场下降了50%左右,但电动化产品在50%以上。2023年,如果我们没有判断激进的话,商用车的油改电,特别是重卡领域,换电也好、加氢也好,会是一个爆发期。好像卖不动了,但是要克服商用车的特点,基于场景来构造它的能源体系,基于场景来设计他的技术路线,我觉得这一点,商用车的电动化是继乘用车电动化之后,是我们电动化的下半场。电动化的上半场是乘用车,下半场是商用车,汽车行业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电动化本身也分上下半场,商用车的电动化应该是下半场的主要内容。

第八个,从产品侧来看,我们也觉得,决定汽车体验的关键就是你的智能化水平,几个关键的智能技术会成为标配,有没有辅助驾驶、有没有自主泊车,这会成为消费者选车的一个基本的门槛,所以L2+,现在大家不叫L3了,反正一个+号、两个+号都是L2+,包括我们讲的自主的巡航、跟车、泊车,包括一些盲区的探测,这几款技术决定了我们汽车销售的卖点,有没有卖点就看这个,过去看装什么电池、续航有多远,新的市场卖点来自于L2+、L2++,加的篮子里的鸡蛋就这几个,巡航、盲区、泊车、跟车,就这几个技术,会成为菜单式的技术亮点,作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

第九个,我们觉得驾舱这个技术会成为标配。从7000元的驾舱到1万、2万的驾舱,逐步会成为所有汽车产品基本的标配,而且驾舱系统有大量的创新空间,车企现在基本上老板只要关心车的都在关心这个事,驾舱怎么样,一个屏、两个屏,屏和屏之间怎么链接,而且驾驶员往那儿一坐,看什么、听什么,后视镜、前面的挡风板玻璃电子化、数字化等等,这就构成了我们完整的驾舱的系统,这个有高配的、有低配的,7000元是基本的,1万、2万算高配,这个驾舱系统有大量的创新空间,没有驾舱的车我估计也不会有了。另外,企业的特色、差异化就体现在驾舱的水平上。

第十个,我们觉得汽车行业2022年还不够热闹,2023年会比较热闹,为什么呢?有更多的科技力量参与进来了,玩家会多了,一个行业是不是多元化,参与者是不是特别的有科技感,科技的背景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活力和生命力,所以2023年汽车行业会更加热闹起来,是因为有了更多的玩家、有了更多的科技力量参与进来,这会让行业更受关注。2022年已经有很多了,2023年大家想一想,都和汽车有关,不论是在生产侧、还是在商业侧、商业模式,也有很多科技力量会介入进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就像我们整个国家疫情之后,送走了疫情的阴霾,会更加有活力、更加热闹,汽车行业应该可以给别的行业会打个样。

给各位老师准备了一点我们自己的体会,做了一些梳理,供大家讨论使用。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