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羚牛氢能,抓牢氢能风口“碳”索绿色未来!

时间:  2025-05-26 16:58   来源:  嘉兴港区发布    作者:  Summer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氢能作为21世纪重要的清洁能源载体,正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氢能产业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更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突破口。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能源变革中,羚牛氢能通过前瞻布局与创新模式,构建了覆盖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企业通过科学规划与示范实践,在绿色交通领域形成的创新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力助推中国氢能产业提质升级。
示范前行,顺势而为。羚牛氢能展现出在绿色交通领域的领跑者风范,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氢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践经验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更助力中国氢能产业实现从跟随到并跑的历史跨越。
东方氢港:百辆氢卡,年减碳近10000吨
在嘉兴港乍浦港区繁忙的作业码头上,巨大的龙门吊伸出长长的悬臂,将货物从货轮上吊装上岸。一辆辆车身覆盖着白、蓝、绿涂装,印有“东方氢港”标识的氢能集卡装载着一个个集装箱,来回穿梭往返于堆场和码头,串起了一道绿色低碳的风景线。
羚牛氢能,抓牢氢能风口“碳”索绿色未来!
这些氢能集卡在港口作业中展现出不俗性能:单车单次加氢仅需15分钟,即可实现两天连续作业,续航里程约450公里,平均氢耗8公斤/百公里,较传统燃油重卡可降低运营成本15%。这条由百辆氢卡构成的“零碳物流动脉”每年可为港口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今年4月,“绿色港口‘东方氢港’”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
作为全国大规模氢燃料电池集卡示范运营港口,嘉兴港持续完善氢能应用生态。今年5月,羚牛氢能与嘉兴港务深化合作,新交付20辆氢能集卡,使运营规模突破百辆大关。这也是双方自2022年首次合作以来的第四次规模化采购。
“四年四度复购,既是嘉兴港务对羚牛氢能的高度信任,更是双方共同推动绿色港口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羚牛氢能表示,嘉兴港的实践证明,氢能集卡在港口场景中具备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双重优势。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深入,羚牛氢能根据港口作业特点持续优化产品性能,逐步实现从示范应用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
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嘉兴港区持续拓宽氢能“应用链”,氢能多元化交通应用场景正不断被挖掘。多年来,羚牛氢能在嘉兴港区的深耕发展,也折射了港区绿色发展的决心。
去年3月,羚牛氢能投资3.7亿元建设长三角绿色氢能运营中心项目。该项目将建设氢能设备数字化运营中心,采购、租用氢能车辆并进行氢能车辆运营业务。未来,企业将不断优化氢能解决方案,为全球港口绿色转型贡献实践经验。
“自从落地以来,我们得到了嘉兴市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这里是创业的沃土,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羚牛氢能表示,未来羚牛氢能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理念,为这座城市贡献羚牛的力量。
氢能动脉贯通南北:1300公里的零碳宣言
以嘉兴港区为起点,羚牛氢能已成为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并正在加速全国布局。
去年,羚牛氢能携手海珀特成功构建了北京至长三角地区氢能高速走廊。18吨氢能物流车跨越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1300公里),以33小时的连续高强度运行、单次续航里程超600公里、全程零故障的出色表现,充分验证了羚牛氢能在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运输领域的重大突破与跨越,以及氢能车辆在长距离运输中的可靠性。
羚牛氢能表示,成功构建北京至长三角氢能高速走廊,为氢能物流车跨省长距离运输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为公司后续在氢能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深化在氢能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串联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条,携手构建氢能产业链生态圈,为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羚牛氢能在国内的商业布局可谓多点开花:
在天津,羚牛氢能与泰达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探索多领域合作机会,共建“天津氢港”,并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叉车出口前仓储基地,助力区域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
在广州,羚牛氢能与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起点,辐射全球市场,围绕氢能商用车领域开展全场景布局,加速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羚牛氢能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布局加氢站50余座,运营氢燃料电池车辆超1000辆,覆盖冷链城配、港口运输、长途物流等多场景,累计行驶超3000万公里,累计减碳量超20000吨。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羚牛氢能与上海市供应链发展促进会及多家知名的国企、外企、上市的供应链物流企业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绿色物流战略联盟。此举标志着上海乃至华东区域在氢能应用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合作不仅仅是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更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样板,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绿色物流战略联盟的成员企业在中国供应链物流运力规模超过10万辆,通过这次合作,将共同在全国推广超5000辆氢能物流车辆。此外,羚牛氢能还与嘉燃集团合作,共同探讨传统能源转型清洁能源之路。
羚牛氢能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与更多出色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氢能交通生态系统。
“碳”索新范式:从碳减排方法学到绿氢
当绿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可持续发展便不再是选择题,而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羚牛氢能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创新实践,正成为其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一跃。
前不久,长三角交通领域2024年度标志性合作成果发布,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申报的“‘氢’装上阵‘方法’先行,推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获此殊荣。作为《氢燃料电池货车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的重要成员单位,羚牛氢能深度参与了该项目。
该方法学的开发,为广大载货车辆生产及运营主体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减排核算方法,明确了氢燃料电池货车减碳效果的计算方式,提供了坚实的方法学依据,促进了更多的氢燃料电池货车投入使用,降低了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还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羚牛氢能将积极响应长三角地区交通专题合作组关于围绕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号召,持续做好标志性合作成果经验提炼、宣传总结和推广应用,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群众有感、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成果。
无独有偶,前不久,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羚牛氢能、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T/SEESA 025—2025)正式实施。
在碳市场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氢能产业在碳排放收益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将使工业副产氢在碳市场中得到更为精准的价值评估,为企业开辟新的收益增长空间。随着该团体标准正式施行,将为相关企业精准核算工业副产氢的碳排放提供清晰统一的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氢能行业数据的规范性和可信度,帮助企业挖掘碳资产收益潜力,打通工业副产氢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形成产业链协同减排合力,深度挖掘工业副产氢在低碳排放领域的应用潜力。
羚牛氢能作为参编单位,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为氢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实效的标准和技术支持。未来,羚牛氢能将继续深化与各领域的合作,推广更多环保、有回报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嘉兴港区氢能产业园调研期间指出,提高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具体抓手。要坚持通盘谋划、先立后破,稳步推进有关行业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扎实推进区域节能减排降碳。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形成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延长应用链条、提升利用效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科研创新突破,助力场景化应用,正加速羚牛氢能从示范走向市场化,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羚牛氢能携手欧洲杰出科学家团队共同研发制绿氢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出色的ESG解决方案。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羚牛氢能在能源赛道上的强势崛起,更预示着其将在绿氢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天地,为全球能源变革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期待将这一合作成果转化为更加出色、有回报的绿氢产品与服务,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出色的ESG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羚牛氢能表示。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羚牛氢能始终将ESG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到2030年,羚牛氢能将在全球推广10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100艘甲醇船舶,建设超300座加氢站,布局国际市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羚牛力量。
零碳引擎:中国氢能方案的世界回响
从嘉兴港穿梭的氢能集卡到贯通南北的物流动脉,从碳减排方法学的标准构建到跨国绿氢技术的协同攻坚,羚牛氢能始终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生态共建为盾,在氢能产业化道路上构筑起贯通研发、应用与服务的立体化发展模式。当港口机械的低碳轰鸣与高速走廊的无声疾驰交织成曲,这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既镌刻着中国氢能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深刻变革,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兼具实践深度与推广价值的中国方案。
“我们正立于能源革命的交汇点。”羚牛氢能在总结发展经验时强调,“唯有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与开放的产业协作,方能让氢能突破应用边界,成为重塑可持续发展格局的核心动能。”这番思考不仅道出了企业的发展哲学,更揭示了清洁能源变革的本质逻辑——在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的双轮驱动下,氢能的绿色浪潮正以奔涌之势重绘全球能源版图。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