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六盘水水城区:构建氢能产业发展全生态链体系,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5-05-14 17:50   来源:  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    作者:  Summer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2025年5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5月8日-2025年5月23日。
六盘水水城区:构建氢能产业发展全生态链体系,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
六盘水市水城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突破发展氢能产业,加快推动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能源结构清洁转型,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充分发挥水城区氢能产业低成本、有资源、有基础、有政策、有市场等优势,以交通领域应用为重点,拓展在储能、工业等领域应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有序推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齐备的氢能产业发展全生态链体系,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是依托水城区煤炭、煤层气、新能源资源优势及传统煤焦化工业基础扎实优势,加快水城区氢能产业布局。二是充分把握电动贵州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市场导入期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促进产业化发展,通过自主培育和招商引资双线路径,形成氢能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体系。
发展目标(2025—2035年):依托贵州能源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以公交和运煤重卡为突破口推动示范应用,围绕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开展制氢、储运、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领域打造50辆以上氢能重卡应用示范场景。氢气制取方面,建成1座制氢厂;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加氢站2座以上;推广应用方面,围绕特定煤矿、洗煤厂、焦化厂、 火电厂、货场等煤炭物流运输场景,推广燃料电池重型牵引车、自卸车等新能源装备;招商引资方面,积极引进一批氢能装备企业、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与配套服务等企业。
第一阶段(2025年):打基础建示范。
工作目标:积极推进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煤-焦-化-电”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在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新建2×660MW燃煤发电项目和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形成煤炭分级分质、余热余压、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重点任务:一是积极推动焦化项目建设。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煤-焦-化-电”循环经济项目作为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投产后可年产氢气30亿立方米以上。二是科学规划建设加氢走廊。基于水城区焦化厂废氢的排放量,谋划建设氢工厂,解决当前氢气制、贮、运及研发应用的难题,探索综合运用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和固态储运等技术,结合燃料电池公交、运煤用车、渣土车运营线路和区域,科学有序规划布局加氢站,预留加氢站建设用地空间,鼓励企业在现有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内改扩建加氢设施。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在六盘水市区形成闭合成环、辐射成线和交汇成点的沿水城经济开发区-双水-钟山区加氢走廊。
第二阶段(至2028年):强链条扩规模
工作目标:一是积极配合市一级申报第三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争取国家相应支持政策;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相应支持政策,引进氢能装备及关联产业(含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组装)企业1户以上;三是依托龙头企业整合行业创新资源,建立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氢能产业研发平台,打造1条以上氢能重卡闭环运输场景,累计建成并投运固定加氢站1座以上,20辆以上氢能重卡投入应用。
重点任务:一是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在水城区内新增及更新公交、运煤、环卫垃圾收集、渣土运输车辆等领域,率先示范推广采购燃料电池汽车,扩大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占比,实现燃料电池各领域的示范应用。二是策划引进和培育重点项目。深化剖析氢能产业链,立足“补链、强链、建链”,谋划一批氢能领域重点产业项目,建立动态的氢能产业招商项目库。完善招商项目跟踪引进的考核机制,将氢能产业招商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按照跟踪、洽谈、签约、落地予以分级考核。三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应用端反哺制造端,强化招商引资,发展氢能配套产业,构建氢能产业发展全生态链体系。加强与重塑集团、国鸿氢能、厚普股份、飞驰汽车等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氢储运、加氢设备、汽车制造等企业对接,争取在水城区建设生产基地。四是利用煤焦油生产石墨材料,延伸制造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引进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储能系统等生产制造企业,配套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挥水城区铝和玄武岩纤维等基础材料优势,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配套资源,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全链条发展。
第三阶段(至2035年):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工作目标:到2035年,根据水城区现有工业基础,围绕煤矿、电厂、焦化厂等运输需求市场,开展氢燃料电池重卡推广运营示范,逐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积极引进氢燃料电池及整车制造产业,完善配套,打造3条以上氢能重卡闭环运输场景,累计建成并投运固定加氢站2座以上,50辆以上氢能重卡投入应用。
重点任务:
一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突破。支持推动焦炉煤气制氢规模化发展、常温常压液体储氢技术商业化应用以及氢气制储、纯化设备的本地化生产,探索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逐步形成氢储能与其他储能相融合的储能体系。支持氢气作为原料,制取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工业原料,并发展下游终端化工产品,引导产业向低碳、脱碳工艺转变。支持发展甲醇制氢、天然气制氢和可再生资源二次利用等多种氢源,在氢气制造、存储、运输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打造优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研发,加快安全储氢装置(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研究,开展氢燃料电池多场景应用示范研究,与国内优强科研机构合作,依托贵州能源等龙头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三是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氢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积极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建设制氢工艺研究中心、燃料电池新材料研究中心、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等科研平台,联合开展氢能及燃料电池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发展,积极参与氢能产业领域标准研究制定,推动水城区优势技术产品成为行业、团体乃至国家标准。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推进氢能六盘水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下设区工信局,并明确专人负责联络,切实解决企业在氢能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强化组织协调和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优势企业发展,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对于符合国家、省、市规划布局,带动力强的氢能重点项目用地纳入保障范围,给予用地保障。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向上对接力度,把氢能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在用地、用水及新能源发电指标、审批等环节予以优先保障。优化涉及林草、安评、能评、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流程,提供便利服务,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项目落地。 
(三)加快园区建设。重点在水城经开区建设制氢工厂和氢能研究中心、煤制氢项目,推进“氢能装备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示范推进工程”和“氢能产业质量基础建设提升工程”建设,将水城经济开发区作为氢能示范园区,推动氢能产业制造、储运及应用等环节示范运用。 
(四)加强创新人才引育。支持用人单位大力引进氢能产业高层次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动能。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以氢能产业化重大项目为依托,培育一批复合型领军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氢能产业人才梯队培养,为氢能产业研发提供持续的人才供给。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上一篇:自动驾驶出租车风云再起

下一篇:没有了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