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物流、城际运输领域,用户对VAN车型的需求早已超越传统的“多拉快跑”,转而追求安全、高效、智能与场景适配性。
2025年4月2日,恰逢全球首款正向研发电动大VAN——远程超级VAN上市一周年,2025款远程超级VAN也实现焕新上市。车辆通过技术革新与用户深度共创模式,精准回应市场需求,重新定义了新时代VAN品类的核心价值。
打响效率革命:从“多拉快跑”转为“精准运营”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对城配城际货物运输车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多拉快跑已是物流车的标配,远程超级VAN则对准用户的真实需求,精准解决运营难题,即大货箱与长续航。
物流总额的提升推动了城配场景对货箱容积需求的激增。货箱容量越大,单次运输的货物量就越多,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次数,从而提高整体运输效率。同时,不同类型货物对货箱空间要求不同,大容量货箱能够更好地适应多种货物的装载需求,包括体积较大的货物或批量货物。
远程超级VAN创富版通过5995mm长轴距设计,实现13.2方载货空间,较同级车型提升15%。其隐藏式B柱侧开设计(最大开度2.1米)与520mm超低地台,大幅提升装卸效率,特别适合家电、家居等大件货物运输。
另外,在“双碳”目标与各地环保政策实施下,新能源物流车“大行其道”,用户对续航的要求也逐年提升,长续航产品受欢迎。城市配送场景下,用户日均里程集中在200-300公里,但极端天气或长距离任务仍需高续航保障。
此次焕新的远程超级VAN两款车型将提供51-106kWh梯度化电池组,悦程版106kWh版本续航达560公里,配合20分钟补能300公里的超充技术,彻底消除里程焦虑,实现运营成本与续航效能的精准平衡。
车辆安全升级: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防御
作为生产资料,新能源VAN的安全性与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着用户收益。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新能源VAN也面临事故风险高、投保难的问题。
究其原因:因为赔付率居高不下,高出险率、高维修成本、定价机制滞后等。浙商保险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出险率是燃油车的2倍。
为了解决新能源商用车用户投保难、险费高的问题,2025款远程超级VAN聚焦“科技降险”,从主动安全、被动防护到驾驶体验全面升级,打造全场景安全解决方案。
2025款远程超级VAN在智富版、创富版、悦程版部分车型配备了FCW前碰撞预警、LDWS车道偏离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三项ADAS核心安全功能,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融合感知技术,实时监测道路环境,提前预警潜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
数据显示,此类配置可减少约30%的追尾与偏离事故,显著提升复杂路况下的行车安全。这些配置也使车辆通过保险机构风险评估,用户可享受更优费率,实现“安全即效益”。
场景化细分:精准满足多元需求
市场对VAN的需求日益细分,远程超级VAN通过多版本矩阵覆盖全场景:
创富版聚焦城配与城际货运,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化的配置、多种电池方案选择,推动了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更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物流解决方案。
悦程版定位中系商旅轻客,专注商旅通勤、定制客运场景。车辆采用轻客品类独有的前双叉臂后拖曳臂四轮独立悬架,构筑尊享出行基准;依托正向研发的GXA线控智能架构,打造行政级座舱空间,7/9座灵活布局配合全车仿皮座椅,实现全席位奢适体验,重新定义中系商旅出行新体验。
总之,市场需要的不仅是一辆“会拉货的车”,而是能创造商业价值、保障安全、适应多元场景的智能移动终端。
上市一年,远程超级VAN已经获得“新能源轻客市场五连冠”、“新能源宽体轻客九连冠“的卓越成绩,2025款远程超级VAN更是通过技术迭代与用户共创,不仅解决了行业痛点,还以“科技驱动价值”的理念,推动商用车从“功能车”向“智能车”跨越,或将引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