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创优 • 创见
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时间:  2025-07-17 16:02   来源:  汽车总站网原创    作者:  总站网能源编辑组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热点观察
当前,充电桩行业正经历一场革命。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突破1440万台,桩车比达到1:3,基本满足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
数量增长的背后,充电场站却普遍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中国充电联盟执行秘书长邹朋指出:“随着充电设备数量激增,传统运维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近日,在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上,特来电、星星充电、华为等企业就智能化重构充电运维体系进行了经验分享。
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不仅能破解成本困局,更能通过提升设备可用率、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增值服务,为场站注入持续盈利动能。
行业痛点:规模增长与运维困境的双重挤压
充电行业高速扩张的背后,运维环节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设备规模激增带来人力成本压力。特来电郭亚提出,按传统模式,7000万台设备需7万运维人员,年人工成本超100亿,叠加里程成本、备件损耗,总费用将突破200亿。
另一方面,用户"充不上、充不快、充不好" 的体验痛点直接制约场站收益:65%的低压桩无法适配高压快充车型,设备离线、枪温过高导致的跳枪问题,使单场站年订单损失可达15%以上。
另外,用户体验问题直接冲击运营商收益。传统“被动运维”模式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用户遇到问题需通过400电话反馈,运营商再派人处理,响应效率低下。
技术破局:数据驱动的全链路智能运维体系
智能化运维的核心在于构建"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体系,各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形成了差异化路径,但底层逻辑高度一致。
智能监控与预测成为基础能力。开迈斯开发的九个智能运维模型覆盖枪温报警、离线分析、电源模块监控等场景。通过电流、电压阈值监控及功率饱和度分析,能精准判断模块故障。这些模型使其智能派单率提升30%,平均修复时间(MTTR)从133小时降至114小时。
AI大模型开启运维新时代。星星充电的实践展现了AI模型的强大效能,通过故障部件识别模型定位电流异常、模块失联等问题,故障防护模型实现枪温智能调控、风扇自适应调速,使1231把充电枪的过温率从0.31%降至0。其构建的 "数据采集-模型预测-研发迭代" 闭环,将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压缩60%,同时通过经营分析模型优化充电订单调度,单场站翻台率提升10%。
云网协同与生态化运维。华为的"云云对接+桩云协同"模式解决了行业碎片化难题,通过智能充电云连接车企与运营商系统,实现400A电流输出等功能的一键升级,避免30万家运营商逐个场站调试的低效。桩云协同覆盖"规建营维"全流程,科学选址使初始投资降低10%,OTA 远程升级减少90%的现场运维需求。
价值转化:从降本增效到体验增值的盈利升级
智能化运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更通过提升设备可用率、优化用户体验、拓展服务场景,直接转化为场站盈利能力。
人力与里程成本的降低最为显著。特来电通过智能系统使人均维护终端数超1000台,人力成本降低60%;星星充电的自治愈模型使19个信号差场站的设备离线次数从1100次降至1次,里程成本减少50%以上。
设备可用率每提升1%,单场站年收益可增加3-5 万元。华为通过精准故障预测使设备停机时间缩短80%;凌康技术将模块故障率从5% 降至千分之一,配合"只换不修"服务,确保质保期内设备零故障运行,单场站年订单量提升15%。
用户体验优化带来的复购率提升成为新增长点。华为的自动充电与泊车一体化服务,在上海虹桥机场实现"即插即充",用户停留时长缩短10分钟;小桔能源通过设备管家 APP 实时推送故障解决方案,用户投诉率下降40%。这些改进不仅提升单客价值,更使场站在区域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总之,对于运营企业而言,谁能率先建成智能运维体系,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盈利"的跨越。
 
 
 
各企业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盘点
郭亚: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智能运维服务体系,让场站运维成本降低60%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郭亚: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快速增长(2024年底充电设施超1200万台,预计 2030年或达7000万台),运维成本压力剧增(按现有模式或超200亿)。因此,特来电构建了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智能运维服务体系以应对挑战。
该体系强调 “瞻前顾后”:瞻前即在产品决策、设计等阶段融入运维视角,规避先天问题;顾后通过报废分析反哺研发,减少运营负担,同时深耕运维,形成十大优势,包括专业团队(中高级工程师超 60%)、1000+标准文件及AI知识库等数字化支撑。
体系以智能化设备、物联网关、大数据平台、成熟运维体系为核心,依托小微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历经被动运维到故障预测四阶段演进,最终实现设备运行质量提升20%、问题处理效率提升300%、场站运维成本降低60%,显著提升充电场站运营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
其核心价值包括故障提前预测、缩短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30%、反哺研发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如场地方协作),可消除超50%的里程成本,结合模块化设计与智能系统,实现人均劳效提升200%、工作量降低60%。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张德新:取代传统运维模式,星星充电AI智能化充电运维提升用户体验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运维服务中心总工程师张德新:
星星充电的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历经传统(人工巡检、纸质记录)、数字化(信息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到智能化(AI+大数据、预防性维护)三阶段演进,构建了“数据采集→AI模型预测→故障解决→研发迭代→模型再训练” 的闭环机制。
其核心在于四大AI模型:故障部件识别模型精准定位故障,故障防护模型通过枪温控制、自治愈等减少停机(如自治愈模型可解决轻微故障),经营分析模型优化运营策略,故障预测模型实现预防性维护,模型基于企业知识库持续学习提升准确性。
智能工单系统让故障处理全流程透明,2022-2024 年自动派单率升53.1%,自建工单率降70%,400报修率降16.42%。典型案例中,自愈自恢复技术使19个信号差场站设备离线从1100次降至1次;智能枪温策略让1231把枪过温率归零,订单增6000多笔;BOOST加速充提升桩群翻台率10%;模块效率寻优年省电费900元/设备。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彭鹏:“云云对接”、“桩云协同”,提供智能化、高质量的专业基础设施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充电全球业务副总裁彭鹏:
充电基础设施正沿低碳化与数字化方向发展,2024年新能源发电占比18%,预计2030年将达22.5%,汽车智能化数据应用不足5%,且已从成本导向转向体验导向,但用户仍面临充不上、充不快等问题65%的桩适配不了高压快充车型,老旧桩存在寿命短、运维难等问题,政策也推动向高质量和智能化运维发展。
华为通过“云云对接”,以智能充电云连接车企与运营商的云,实现跨地域、跨运营商的无缝体验,可远程一键升级设备功能,保障数据安全且符合中电联标准。“桩云协同”覆盖规建营维全流程,规划阶段科学选址,建设阶段用数字化指引规范施工,运维阶段具备OTA 升级(行业唯一)、精准故障定位(减少高速场景单次2000元重复上站成本)、一键体检等能力,还整合光储充设备建一站式平台。
车桩协同实现即插即充、自动充电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桩网协同适配重卡电动化,推动与电网有序互动。评估模型应从单瓦成本转向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华为助力构建高质量超充网络,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廖兰新:以智能运维技术为核心,构建本地化运维服务生态
小桔能源首席技术官廖兰新:
国家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高质量发展,但行业面临用户充电难题、商户运维成本高(占买桩费20%以上)、桩企人力与管理效率问题。
小桔充电分三阶段推进智能运维:数字化阶段实现工单线上化与异常自动识别;智能化阶段依托三大引擎(异常识别、故障诊断、故障恢复),25%故障可远程恢复;生态化阶段构建本地化运维生态,联动本地服务商与远程支持。同时深化模块级运维,与厂商合作部署传感器。
其本地化平台连接商户与本地服务商,对商户降本提效保质量,对服务商提供获客等支持,产品矩阵涵盖小桔八阵(平台侧)、设备管家(商户侧)、小桔慧修(服务商侧)。目前引入150家以上本地服务商,最近12个月处理18.5万单维修工单,维修率85.3%,24小时接单率86.3%,设备可用率稳升,异常率下降,有效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李宇:智能运维体系集成监控、管理、自动化及智能分析,提升场站运营管理水平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服务质量控制总监李宇:
当前,充电设施布局分散(覆盖城市多区域及乡镇)使传统运维存在显著痛点:路途成本高、人工值守费用大、故障定位难、效率低,且运维成本成为场站投建后年度最大支出,推动行业向智能运维转型。
其智能运维体系集成监控、管理、自动化及智能分析,聚焦五大核心:精准定位故障、预知故障(通过传感器与性能数据预判,结合巡检提前消除隐患)、监控异常订单(减少订单丢失)、自动化派单、智能分析(与 AI 合作,依故障机理数据指引排查)。
体系架构含数据采集层(桩端传感器等采集性能、日志等数据)、存储层、处理层(结合专家经验设阈值预判故障)及应用展示层,核心在于数据质量与准确性,需识别与故障强关联数据。
实践中,针对不同场站环境(地域、温湿度等)、利用率及故障率动态调整参数与巡检频次,搭建九大智能模型(覆盖订单异常、枪温报警、模块故障等)。成效上,智能派单率提升30%,平均修复时间从133小时降至114小时,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当前存在传感器不足、数据关联性挖掘难等挑战,未来将强化传感器部署、深化 AI 应用、推动跨平台数据共享,完善自动化与智能化运维体系,以提升场站运营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李阳:京东充电一体化方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李阳:
京东充电服务围绕供应链构建了充电桩销售、充电平台、仓配安装运维三大板块,助力行业智能化运维与盈利提升。
销售板块覆盖To C 和 To B 场景,为C端车主和政企客户提供设备售卖及营销支持,同时将以旧换新嵌入消费全链路,既在用户购新桩时同步回收旧桩,也在超保设备维修时引导换新,拓展销售场景。
充电平台“京东充电”接入100多万根桩,联合头部运营商,通过京东E卡、白条先享后付等支付创新,提升用户充电便捷性,并向企业客户提供充电服务商品。
仓配安装运维板块覆盖家充、公充场景,依托京东物流体系做仓网前置规划,解决设备存储配送难题;构建覆盖全国1-6线的上门运维网络,通过“汪师傅APP”实现工程师 “招-培-认-管-结” 数字化管理,结合35 个培训中心标准化服务能力。
智能运维方面,联动线上巡检与线下生态资源(如物业公司)协同主动运维,探索数字供应链串联;提供延保、“坏了就换” 等保险服务,解决用户售后顾虑,同时处理旧桩残值。依托商流、物流、服务、金融、数字五大供应链,京东通过全链路闭环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助力充电场站优化运营管理并增强盈利能力。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夏超:充电模块售后市场的维护服务
深圳市凌康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夏超:
充电模块作为核心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场站运营与盈利。2019年模块故障率达5%,单台维护成本约600元(含运费、人工等),甚至超过部分模块利润,主要故障点包括MOS管损坏、恶劣环境灰尘油污导致短路拉弧、风扇因防水防灰不足半年后故障率激增等,既增加运维成本,又延长场站停机时间。
为解决这些问题,凌康技术通过“故障统计-治理-绩效挂钩”机制,将质量与售后部门绩效和故障率绑定,2024年故障率降至千分之一,目标三年故障率1%、五年1%。技术上采用全灌封、隔离风道、半独立风道及点胶、喷三防漆等工艺,隔离核心器件与环境;针对关键部件提升标准,降低风扇等损耗。服务模式创新推出 “三年质保只换不修”,2-3天内顺丰更换,避免维修后二次故障,缩短停机时间,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技术演进向大功率化(40kW到120kW)、宽电压(1500伏)、高集成(含控制器等)发展,采用液冷、浸没式技术提升散热与寿命;通过出厂三次检测、场景化测试(模拟恶劣环境、弱电网等)提前防控故障。这些措施从源头降故障、提效率,助力充电场站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智能化充电运维体系如何破解行业盈利难题?
 
 
[汽车总站网 www.chianautoms.com欢迎你]

上一篇: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下一篇:没有了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汽车总站网

  • www.chinaautoms.com/由北京茂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9

    京ICP备18056018号

    合作QQ: 3051408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国际城乐想汇3号楼16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