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格力空调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产品不合格,夸大能效,奥克斯当即否认,双方撕扯至今,引发各方热议。
人民日报对此发表微博 “站对不站队”,表示:商城如战场,孰是孰非,最终当交由权威机构认定,交由法律裁决,交由消费者评判。谁赢得消费者信任,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站对不站队”。近来,汽车总站也收到多名电动汽车用户的反馈,怀疑电池数据也有虚标现象,电池容量与宣传数据偏差很大。
电池容量是否虚标,可自行进行简易检测
近日,我站通讯员了解到,东北某地公交驾驶员在同一条线上驾驶同一品牌同一长度车型,该车型分别装有两个品牌的电池,其中同一品牌电池有近三年的产品。对比发现:
1、搭载不同品牌电池之间,电动车续驶里程差异很大,电量装得多的没有装得少的跑得远;
2、搭载同一品牌的电池,装配能量密度高、电量大的车没有装配能量密度低、电量小的跑得远,2018年买的车没有以前买的车跑得远。
随着格力举报奥克斯能效事件的发酵,该客户越来越怀疑购买的产品是否也存在电池容量虚标的问题,因而咨询本站。对此,汽车总站请教业内专业人士,了解到如果终端用户怀疑电池容量虚标,可自行进行简易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当电池SOC显示20%时充电至100%,看充电机(桩)上显示充电电量,再把上述充电量与0.8倍电池容量对比。如果上述充电量大于0.8倍电池容量,那电池容量肯定没有虚标;如果实际充电量比0.8倍电池容量小得多,就要引起重视了,同时可以考虑找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容量检测(详见文末)。
不同于电池包系统检测,专业检测机构对电池容量的检测费用并不高,检测费用在大家可接受范围之内。如果一旦查出虚标,客户可以让车厂或电池厂承担本检测费用。
电池容量虚标千奇百怪,不同时段原因各不相同
其实,动力电池虚标容量早已是公开秘密,只不过操作手法和隐秘程度,根据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所以车企和用户并不太容易确定。
动力电池虚标容量已不是秘密,只不过在高补贴时代,用户购车价格相对实惠,所以对电池虚标情况有所容忍。专业人士分析,电池虚标根据时间段和原因形成,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阶段:2016年之前虚标是为少装电池而节省成本,2016年工信部公布的骗补企业中就有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车企和电池厂往往都心知肚明。
第二阶段:2017-2018年出现电池虚标,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断提升。用户期望买到最好最新的产品,而企业期望达到较高的国家补贴标准。
以上述东北某市的例子,该线路车辆使用能量大于115wh/kg的电池的车辆,比装配更多电量能量密度大于135wh/kg的电池的车辆续驶里程更长就是最好的例证。
众所周知,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所采用的原材料价格要更高一些。近几年电池企业普遍开始销售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争取拿到最高的补贴标准,但实际技术能不能达到呢?
电池虚标容量,谁之过?谁买单?
以新能源商用车为例,2016年业内通行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在90-105wh/kg之间。2017年国家补贴系数1.2倍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在大于115wh/kg,2018年补贴系数1.2倍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大于135wh/kg)。短短两年时间里,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两次共提升35-40wh/kg,对绝大多数电池企业形成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就拿电池单体按1C充放电,做2500次循环来算,还需要5000个小时,大约200天时间。如果再加上电池包系统测试时间,一年时间一晃就没了。
现在电池企业为保证电池单体的一致性,都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新建电池企业生产线仅调试都需要半年时间,如果再算上电芯和电池包材料的调整、结构和方案的设计调整。那时间就没法估算了。
每当国家补贴政策发生变化,电池企业的产品和工艺就得相应作出调整并实施量产,这都不是简单的操作。
动力电池大战的路上,跟风者心里有多苦?
谁没掉队谁知道。
在这里,汽车总站还要提醒:
1、新能源汽车出厂及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电池实测容量与标定容量偏差大,极有可能拿不到补贴,甚至还可能面对产品不合格出厂的处罚。
2、对于2017年、2018年还有补贴没有清算完的汽车企业要引起重视,要时刻关注用户用户投诉,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同时欢迎广大用户向汽车总站提供更多信息。我们将积极收集一线资料,或用户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并及时汇总报道,欢迎持续关注。
小贴士
目前管理部门只认可8家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报告作为动力电池企业申报材料。如果用户要确认电池数据虚标,也同样需要这几家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这8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分别为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北方车辆研究所(201所)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