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以及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去年,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供给,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我国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随着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二是水电建设积极推进。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三是抽水蓄能建设明显加快。2022年,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8个,装机6890万千瓦,已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全年新投产88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各类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创新活力强。技术进步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1%。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关于2023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拟推动的重点工作,王大鹏提到,将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建立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围绕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在工业、交通和住建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等。 发布会现场,国家能源局副司长刘亚芳介绍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一是初步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二是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提速;三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同时也阐述了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储能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二是支撑技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三是新型储能特性与传统的储能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使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有更多的选择;四是技术突破和经济性提高,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积极性高涨,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