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0月26日—28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等支持的“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召开,赢得了全世界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瞩目。
时隔两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等上海访问团亦受邀赴欧洲考察了氢能产业,深感欧洲同行稳扎稳打发展氢能的步伐从未停歇,欧洲氢能产业也正越来越被普通民众理解接受。
氢智会发表这两次访问的系列文章,希望有助于国内氢能同行,在时间维度上审视欧洲同行的进展。
佛山市访问团考察德国、法国、比利时氢能源产业的报告
(2017年10月31号)
一、德国、比利时、法国考察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收获
佛山政府访问团考察了德国4家、比利时1家、法国1家氢能源产业企业,调研了解欧洲三国在“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气供应、加氢站建设及氢医疗”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主要感受有三:
(一)欧洲氢能产业取得扎实的建设成果,未来氢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考察的三个国家来看,在“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车及制氢、储氢、加氢”等产业领域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其中:德国在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研发设计和生产应用方面步伐超前,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品牌汽车企业早在10年前已投入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生产,建成欧洲唯一测试150千瓦功率的单电堆燃料电池试验室和自动化生产车间;在电解水制氢、固体储氢和加氢站一体化建设方面积累20多年经验技术,其高压氢气阀岛系统制造技术全球领先。比利时的高压储氢瓶碳纤维缠绕技术在全球首屈一指,研发汽车装载的四型高压气瓶最高压力达700公斤。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以下简称“法液空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制氢、储氢、运氢及加氢站建设方面拥有全球顶尖技术和最大数据库。本次所考察的企业投入氢能产业研发都超过5年以上,有的长达20余年,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在全球同行占有绝对竞争优势。
这次考察让我们看到氢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今年1月,欧洲氢能产业联盟会在瑞士成立,发布报告写到:2015年全球氢能源年度用量为8EJ(主要用于工业方面、产值100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氢能用量为80EJ,占全球能源需求量的13%,可减少7.5亿吨的碳排放;从产业细分领域来看,预计到2050年全球叉车用量的65%为燃料电池车,此外氢能在公交车、货车、飞机、轮船、出租车、小汽车、移动基站等方面的应用渗透率都将分别达到1‰左右;这些商机加起来,每年可产生4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可比肩石油产业。由此可见,氢能产业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全球氢能产业即将形成燎原之势。据悉,欧洲在10年左右时间将完成电池汽车对内燃机汽车的替代, 挪威制定未来10年禁止汽油和柴油车销售计划,法国和英国宣布在2040年禁售燃油车,全球一些大型车企也推出电动化时间表。应对这种发展趋势,我国工信部已启动研究传统能源车停产停售时间表,发布实施“双积分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比例,2018年至2020年,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8%、10%、12%。目前,我国的传统汽车产值达30万亿元,新能源汽车超1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半壁江山。“双积分政策”的落地,势必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势必加快全球大型燃料电池车企抢占中国市场,预计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会在2020年前提早到来。
(二)对欧洲氢能全产业链有了全面了解,消除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疑虑
今年9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马兴瑞到园区调研强调,要围绕氢能源产业建设,加快推进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上下游更多项目,集聚更多企业和配套产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打开更大的市场;同时要把高安全性放在氢能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质配套企业。为认真落实省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本次考察主要对氢能产业的“高安全性、经营可靠性和打通全产业链”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了解,基本消除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疑虑,为下一步氢能源全产业链建设找准了方向和路径。
1、欧洲氢能产业安全性较高。一是氢燃料电池及车辆具备高安全性。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电控系统、储氢供氢系统”三大方面。德国开姆妮茨大学早在20年前就开始投入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及整套动力系统研发测试,建立欧洲最大的试验室,组建PTT公司引进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团队,与德国铁路集团和奥迪、大众等品牌车企深度合作积累先进技术经验,针对不同车型研发出功能匹配最优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二是氢能装备制造和检测具备高安全性。比利时拥有全球领先的碳纤维缠绕技术、四型高压气瓶和鱼雷管式气瓶制造技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的1.2倍压力,采用枪击、燃烧等方式进行竖向或横向等多方位爆破测试,精准掌握产品耐压能力及材质特性等数据指标。三是加氢站建设运营具备高安全性。欧洲普遍实行与加油站一体化混合建设,加氢机与加油机并列安装,间距约2米。加氢站布局对周边环境影响总体要求不高,如法国巴黎有1座加氢站建设在机场附近,另有1座用于临时加氢的撬装式加氢站建在艾菲尔铁塔附近的闹市中心。四是液氢储运具备商业价值。据德国ANLEG公司调研,液氢目前不适合直接应用于汽车,主要原因是:一是安全问题,液氢对储存设备材料要求极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二是成本问题,从液态氢到气态氢涉及排空问题,不能做到100%气化,大约浪费30%—40%的氢气;三是能耗问题,气态氢与液氢之间的相互转化需加压和隔热,耗能较多。但是,在储运环节应用液氢可以增加氢气运输量,且适合300公里以外长距离运输,成本降低明显。
2、欧洲氢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营可靠并实现盈利。法液空集团联合多家油企、车企、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多方组建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公司,政府批准给予每天24小时营业(传统出租车每天运营11小时)和停车免费等扶持政策。自2015年12月运营以来,现已实现回本赢利和自我维护,成功探索市场化经营有效模式。今年底,德国汉堡也将建立氢燃料电池出租车队。
3、氢能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建设超前。欧洲在氢能汽车产业链布局中,依托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在电堆电池研发、汽车电机集成、供氢系统等若干板块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重要品牌。尤其是德国中小企业在氢能汽车供氢系统的安全性检测、阀门配件制造、氢气罐安全标准建设及技术研发方面超前,产业链建设较为完善且优势明显。同时,在高压氢气阀岛控制、制氢储氢装备、加氢站建设等一些细分领域集聚了一批竞争力超强的企业,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火车、汽车、船舶等行业领域。
(三)与欧洲氢能产业的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为中国下一步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打下基础
考察洽谈中,欧洲国家的企业纷纷表示看好中国氢能产业未来巨大的市场,希望与佛山、云浮两市及园区开展合作。园区将加快与欧洲氢能产业合作实现取长补短,积极引入全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推动与德国PTT公司合作打造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引入法液空集团建设全球数量最多的加氢站和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市场;引入德国ANLEG公司和比利时OCPV公司建设全球氢能装备一流企业,为我国氢能产业在2020年前抢占市场先机打下扎实基础。
二、对欧洲氢能产业发展的基本判断
(一)欧洲氢能乘用车已经由概念车研发进入商业化量产阶段
欧盟大多数国家对汽车生产企业制定了“双积分政策”,逐年提高零排放汽车产量占比,对未达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倒逼汽车生产企业加大生产清洁能源汽车。同时,对车企在销售新能源汽车时给予一半补贴。今年9月,在法兰克福第67届车展上,“电动”车占据主流地位,多款氢燃料电池车首次亮相:继亚洲丰田、现代、本田推出量产氢能乘用车型后,奔驰公司联合壳牌集团展出首款氢燃料电池SUV车型—GLC F-CELL,搭载与福特公司联合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装备两个储存压力为700bar的碳纤维储氢罐,可在3分钟内加储氢气4.3公斤,总续航里程483公里;宝马公司展出燃料电池车M5和首款7座SUV燃料电池车型—宝马X7,预计在2018年上市。奥迪公司也完成了燃料电池乘用车概念车研发,近期将向市场推出量产车型。大众公司全面推进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货运车、特种车等一系列车型研发测试和技术升级。
(二)欧洲巴黎首家氢能乘用车出租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实现赢利
法国巴黎是世界级旅游中心,每年有3000万游客,出租车每天有35万乘客。巴黎政府致力打造城市氢能交通风向标,支持氢能出租车公司商业化运营,由法液空集团负责加氢站建设和氢气供应,并主导氢能出租车公司的日常运营,投入12辆现代IX35(续航500公里)和3辆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出租车,每年载客超2万人,超出公司预期效益取得赢利回报。预计到2019年,将投入212辆燃料电池出租车;数年后全部替换1.8万辆出租车和1.2万辆VTC。
(三)欧洲的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超前
欧洲政府制定加氢站建设长期计划,科学布局建设网点,分期分批推进项目实施。德国现有25个加氢站在运营,到今年底将建成100个加氢站,2023年前建成400个。各地出现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设模式,如德国的加氢站普遍实行P2G模式,与加油站合建并辅之以可再生能源制氢;法国巴黎配合氢能出租车公司,在主要运营路段建成两座加氢站。同时,欧洲政府对加氢站建设给予大力扶持,“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站约投入300万欧元,各级政府累计给予60%的补贴,带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四)欧洲出现了大型油企车企组建氢能大联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共同推动氢能汽车产业链建设的局面
由于氢能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涉及的细分领域非常广泛,有的还处在研究试行阶段,全产业链建设尚未完全成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型油企、车企组建氢能产业联盟。切实将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法液空集团联合法国、荷兰、奥地利的大石油公司计划在德国每个城市建成10个加氢站,每两个加氢站距离不超过90公里, 80%的加氢站与加油站混合建设。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环节,出现以龙头气体企业法液空集团与龙头汽车厂家奔驰、宝马、奥迪等公司为引领带动,一批从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氢储氢装备”等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的中小型企业自主成长,共同建立资源共享、强链补链的氢能产业体系。
(五)鉴于全球纯电动车市场中国一枝独秀的成功经验,欧洲各大氢能企业均非常看好中国氢能汽车市场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大电动车推广应用力度,明确推广应用计划,电动车市场应用量达100万辆规模,取得在全世界一枝独秀的成功经验。由此,各国氢能企业敏锐瞄准中国百万级数量的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市场,将合作目光纷纷投向中国,也将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景与希望寄托在中国市场。这其中,美国著名的原PM氢能公司总裁托马斯,主动辞职来到德国与同名的托马斯教授合作组建PTT公司,专门从事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氢能汽车产业链的拓展,意与中国企业进行全面合作。
(六)氢医学健康产业前景巨大,氢能旅游和疗养项目市场广阔
1992年,德国在诺尔登瑙发现一个涌出神奇之水的洞窟,因水中含有丰富的氢,后被开发改造为乡村旅游和健康疗养项目,客人常年络绎不绝。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太田成男教授在世界著名杂志《自然医学》发表论文,发现氢分子可清除人体自由基,对衰老及多种因自由基引起的慢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这一研究,正式拉开了氢分子生物学应用研究的序幕,后来医学研究证明氢气对166种疾病和操作具有明显疗效。这项研究,也带动氢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日本氢健康产业已达到100亿元产值,全球富氢水市场已超过220亿美元规模。
上一篇:燃料电池汽车如何向中国“氢”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