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厚良:2033年中石油将努力实现生产能耗全部绿色替代

近日,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在《人民政协报》刊发署名文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石油篇章》。文章表示,中国石油未来将加速推进“五大工程”、“六大基地”建设,加速建设低碳能源体系,2033年努力实现生产能耗全部绿色替代。
戴厚良:2033年中石油将努力实现生产能耗全部绿色替代
文章指出,中国石油第一时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举一反三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长江黄河流域企业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2024—2027年)》《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施方案》等,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基础。全面压实责任,在央企中首批建立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议事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三重一大”事项,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环保议事会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石油党组将“绿色低碳”纳入战略体系,确立“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作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绿色发展三步走总体部署,明确到2035年新能源与油、气三分天下,2050年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的愿景目标。健全业务发展规划体系,推动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加快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着力打造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
中国石油充分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把天然气作为绿色发展战略性工程,国内天然气产量持续较快增长、占全国2/3左右,供应量占全国消费量约60%,圆满完成冬季保供任务,有力促进大气质量改善和环境保护,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发展新能源业务,大力推动地热、风光气电业务发展,积极开展氢能产业链示范,先后建成新疆喀什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等一批标志性项目,2024年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超过1200万吨标油/年。加快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绿色矿山,终端电气化率持续提升。
深入推进炼化用能清洁替代,着力建设塔里木乙烯二期零碳示范工程,独山子石化110万吨/年乙烯等7套装置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产品能效、水效“领跑者”。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完成黄河、长江流域污染防治项目136项,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下降,2万座加油站防渗改造全面完成。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全面完成各履约期碳配额清缴;牵头组建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在松辽、准噶尔、鄂尔多斯等盆地建设CCUS产业中心和示范项目。创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大庆油田等单位设立12个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
未来,中国石油将大力发展“天然气+”清洁能源,打造“氢能+”零碳燃料产业链。完善以地热、氢能、风光电和CCUS等“五大工程”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加快大庆油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等“六大基地”建设。加速建设低碳能源体系,2033年努力实现生产能耗全部绿色替代。
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与陆地污染协同治理,落实海上勘探开发、沿海炼化企业、危化品码头、临海油库等工程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推进生物多样性管理,深入开展绿色矿山创建。
把节能作为第一能源,深入实施油气生产系统提效、炼化能量系统优化、余能回收综合利用等节能工程,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节水技术,深挖内部潜力,减少自用能源,不断提升油气商品率。
深入开展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等相关政策机制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环保低碳试点项目。强化甲烷控排联盟牵头作用,抓好重大示范工程、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国家绿色低碳政策标准制定,发挥好央企的实践支撑和技术示范引领作用。

主页 > 新闻资讯 >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