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及2025年老旧新能源公交客车淘汰更新补贴政策的持续刺激下,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含6米以上客车,下同)从2024年8月-2025年3月的销量同比实现了“8连涨”。
然而,在2025年4月,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销量同比却下降16.14%。
![]()
按常理来讲,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强力加持下,4月新能源客车市场同比应该将之前的“8连涨”延续到“9连涨”,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
这种现象在近年同期比较少见,引起了行业部分人士的不解和关注。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汽车总站网调研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需求被提前透支,市场处于暂时的阶段性饱和时期。
一方面,从2024年8月以旧换新政策开始执行以来至年底,我国新能源客车(特别是新能源公交客车)的采购数量一直呈现逐月攀升之态势,12月的销量创下了近5年各月新高。
进入2025年后,新能源客车各月销量几乎都比2024年8-12月各月低,这说明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客车市场需求已经被提前透支。
另一方面,每年3月是新能源客车营运企业招标采购的旺季,今年也不例外,因此在去年提前透支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再次透支了4月需求。
这从今年1-4月各月国内对新能源客车招标采购的数量也能得到验证。
根据各地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信息,2025年4月国内新能源客车招标采购数量为633辆,是今年各月招标采购数量中最少的月份(1月、2月、3月数量分别为1183辆、648辆、1455辆),3月招标采购数量创下今年以来各月新高,进一步透支了4月的市场需求。
二是受较差市场景气度的影响,营运企业对投资新能源客车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目前,我国经济大环境处于相对不确定状态,4月的市场景气度较差,一些企业、公交公司对新能源客车的购置计划持谨慎态度,延缓或取消订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4月我国制造业的PMI指数依次为49.1%、50.2%、50.5%和49%,可见4月PMI指数不仅没有突破“荣枯线”,也是今年以来最低的。为了规避市场风险,有关营运企业对投资新能源客车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三是居民出行方式多元化,分流了城市公交的客源,导致营运公司效益下滑、甚至迫使部分公交线路停运,挫伤了企业采购新能源公交客车的积极性。
随着部分城市地铁网络完善、电动自行车普及及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分流了当前城市公交客车的客源,导致部分城市公交线路经营困难、甚至迫使其停运。
比如,根据公开报道,4月26日,广州有7条公交线路暂停运营。停运的主要原因是客流量下滑,导致营运公司亏损。又比如,4月29日,贵阳停运了K248路公交,主要原因也是客源不足、营运公司效益大幅度下滑。
总之,当前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多元化,分流了城市公交客车的客流量,使得部分公交线路经营困难,挫伤了企业进一步采购新能源公交客车的积极性。
![]()
四是旅游公路客车市场“遇冷”,新能源座位客车表现不尽人意。
虽然旅游市场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旅游客运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酒店行业的平均入住率和房价均处于下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在旅游支出上的谨慎态度,也对旅游公路客车市场产生了冲击,导致新能源公路客车市场的表现不太理想。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5年4月我国大中型旅游公路客车销售5737辆,同比下降24.3%。
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5年4月大中型新能源客车终端销量为2312辆,同比2024年4月的的3120辆下降25.9%,其中新能源公路客车(座位客车)销售899辆,同比2024年4月的1154辆下滑22%,可见4月的国内新能源公路客车同比增速出现了2成多的下降,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没能给新能源客车行业提供支持。
五是受替代产品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客车的市场销量。
按正常逻辑推理,新能源乘用车与新能源客车的目标市场定位及客户群似乎“不搭界”,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新能源乘用车对新能源客车市场却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两者的销量同比增速看,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提供的数据,2025年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90.5万辆,同比增长33.9%,发展势头比较强劲。
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速较高,与低迷的新能源客车市场(同比下降16.14%)比较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当下新能源乘用车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新能源乘用车相比传统燃油车,通常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对于小型客运企业或个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部分消费者的关注和资金投入,一些原本可能考虑购买新能源客车的小型客运企业或个人,在当下转向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用于客运服务,“蚕食”了部分新能源客车市场。
总之,正是上述五个主要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我国新能源客车旺季突然“变脸”。
不过汽车总站网认为,尽管当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短期承压,但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在更多地区的落地实施,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未来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