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11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涉及JT/T 711—2025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T 719—2025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
此项标准是交通部管辖的营运车辆油耗的“通关证”。无疑将对重型商用车企业节能技术研发、车型技术路线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
其中,《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T 719-2016)、《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T711-2016)分别是我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管理所依据的重要标准。目前已实施7年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有力促进实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目标、缓解石油资源短缺、降低营运车辆的碳排放量。
修订营运车辆油耗标准的背景
一是落实《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到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国务院相继印发了《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二是配合营运车辆“两新”政策落地
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通过标准牵引作用,配合交通部下发的营运车辆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标准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一是调整了质量等级分类
![]()
调整了柴油货运汽车(单车)、柴油自卸汽车(单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单车)的质量等级划分,重新确定了质量等级划分的调整原则。
新标准将货运汽车(单车)、自卸汽车(单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单车)、进行了质量等级划分。将货运汽车(单车)分别划分为 3500kg~4500kg、4500kg~8000kg、8000kg~12000kg、12000kg~18000kg、18000kg~25000kg、25000kg~31000kg 共 6 个质量级别,将自卸汽车(单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单车)分别划分为 3500kg~8000kg、8000kg~12000kg、12000kg~18000kg、 18000kg~25000kg、25000kg~31000kg 共 5 个质量级别。
二是加严了油耗限值
通过对各类货运车辆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从各检测机构开展的符合 2016 版标准油耗限值第四阶段要求的货车达标车型燃料消耗量试验中,统计分析各货车制造企业新开发的满足国六排放的各类车型实际油耗测试数据。按车型分段区间内新开发车型的85%应能满足第五阶段限值的原则(与2016 版第三阶段限值确定的车型覆盖范围相同)。
在第五阶段基础上加严7%的原则核定第六阶段限值。
![]()
三是明确了单位货物周转量的燃料消耗量限值
单位货物周转量的燃料消耗量是衡量物流和货运效率的关键指标,明确其标准限值有助于促进企业强化节能技术研发,进而提升全社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
营运车辆行业影响及应对
货运和客运汽车生产企业将面临油耗降低的研发压力。此外,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0510-2024《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营运车辆企业需要同事面临这两项油耗标准加严挑战,需要积极布局应对。
营运车领域应以动力总成升级优化、混合动力、智能网联技术为重点,大幅提升整车效率。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轻量化、代替燃料为支撑,抓住营运车辆使用场景,在减少车辆运行能耗损失的同时,实现车用能源低碳化、多元化发展、节能汽车总体技术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