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能源领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有关能源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推进能源领域安全韧性、低碳转型、节能增效、区域协同、改革创新、优化服务等各方面工作,能源领域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为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高质量做好2025年北京能源工作,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制定2025年能源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了北京能源发展的年度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安排。
去年北京能源领域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今年又有哪些主要目标任务?发改君为您详细介绍。
![]()
“五个聚集”助力2024年能源工作量质齐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10周年,北京深入推进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设施提质升级、安全运行保障、科技创新发展等各方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聚焦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强顶层制度统筹谋划
贯彻落实《能源法》,健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2024年加快编制《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2025年3月27日市人大表决通过。制修订地源热泵监测系统建设、建筑新能源应用等7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统筹推进能源领域重点工作,印发实施年度能源工作要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建设方案等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建立京津冀能源协同专题工作组,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同推进京津冀能源高质量发展。
聚焦提升能源安全韧性水平,增强能源设施供给能力
一是供电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域外基地和通道加快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的6座绿电基地全部开工并投产4座,张北-胜利特高压通道建成投产,环京特高压环网成环。域内网架结构更加坚强,科学城、亦庄2座500千伏变电站开工,全市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累计分别达到108座、447座。二是燃气设施能力不断提升。密云门站基本建成,“十四五”规划建设4座高压A调压站全部开工并投产2座。非居民液化石油气替代2.2万户,禁用区1.4万户全部清零。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全部投产,满足国家城镇燃气企业储备要求。三是城市热网韧性持续增强。鲁谷和北重供热调峰及配套热网工程投运,完成智能化供热317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3000万平方米的年度任务。四是能源供应运行安全可靠。制定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保供工作方案及有序用电实施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和主要节日能源供应保障。压实新能源安全生产责任,研究制定《新能源项目安全检查分级分类标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聚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构建能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一是强力扩大绿电规模。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开展京晋、京甘政府间绿电合作,组织北京地区市场主体参与京津唐电网、跨省跨区绿电交易,全年外调绿电354.8亿千瓦时,同比提高27%,超额完成320亿千瓦时目标任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约29.7%,高于国家考核指标4.4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投产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09.6万千瓦,同比增长10.9%。投产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综合能源站地源热泵项目,全年新增新能源供热面积约9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70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三是大力培育创建新型电力系统。印发城市副中心电网规划、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出台全国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地方标准。投运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系统(CIEMS)、全市首座全过程数字化建设管理110千伏大营变电站。虚拟电厂平台在通州先行先试。四是有效推进供热系统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供热绿色低碳转型,并网改造7座燃气锅炉房、整合供热面积16万平方米,投产4座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项目、新增供热面积34万平方米。全市农村地区累计95.4%的村庄、96.7%的村庄住户实现清洁取暖。全市煤炭消费量连续三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100万吨以内)要求。五是稳步推进成品油减量替代。大力推进“油换电”,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9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40.4万个,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围绕大型商圈、会展中心等重要场所,全市共建设440座超充站。完成26台燃油锅炉清洁改造。六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用能。持续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80家,完成104项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积极推动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26.7万平方米,新建城镇绿色建筑面积3783万平方米。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隅、北汽等大型国企大宗物资从公路向“铁路运输+新能源货车”的绿色运输转变,全市绿色运输比例达到11.3%。积极引导绿色生活消费模式,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发放京彩绿色消费券带动绿色智能家电家居商品销售。
聚焦培育能源新动能,推动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能源先进技术示范应用。海淀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1.25兆瓦单堆PEM电解水制氢装置等16个项目纳入北京市首台套示范目录范围。组织推荐“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群灵活资源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等5个项目申报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重大攻关需求。二是加快推广氢能产业化试点。建成朝阳王四营等4座加氢站。三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666辆,超额完成京津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北京四年任务,建成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南区氢电耦合低碳园区项目、国家氢燃料电池检验检测中心。三是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谋划推动北京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建设,会同房山区编制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11个试点项目,重点聚焦用户侧和电网侧,鼓励高安全性固态/半固态锂电池、先进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研发创新,推动光储直柔、光储充一体化、分布式电源等多场景示范。修订《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引导北京储能电站健康有序发展。
聚焦提升居民用能满意度,推进一批能源惠民工程
经市政府批准印发实施《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2024-2028年)》,积极争取国家“两重”资金支持,加力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更新改造燃气管线893公里,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网2475公里,超额完成1409公里的年度任务。进一步优化能源营商环境,全年完成电力“三零服务”小微工程约7500项,完成燃气“三零服务”小微工程700余项。完成智能电表更新换装128.5万块,安装居民燃气安全型配件279.6万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核心区背街小巷电力架空线入地6.4公里,通州老城地区主次干路电力架空线入地21公里。
“五个着力”推动2025年能源发展行稳致远
《要点》提出了北京能源发展的年度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安排,是北京能源领域建设发展、运行保障、绿色转型、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的“施工图”,是指导北京能源工作的重要依据。
01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重点指标。一是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超过99%,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26.3%,外调绿电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约38万千瓦。二是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升。全面落实北京市碳达峰方案,积极推动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累计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累计下降达到国家要求。三是能源安全韧性持续增强。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热力、电力管线1000公里。电力应急调峰、天然气储备、地方政府成品油储备能力达到国家要求。
02重点任务
《要点》的编制以“安全、绿色、创新、协同”为核心,从“强谋划、提韧性、促转型、重创新、抓改革”5个方面,提出54项重点任务。
着力优化完善能源领域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谋划,加快推动出台并宣贯北京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高质量研究编制“十五五”时期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和北京市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着力构建安全韧性的能源供给体系。强化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本地电力网架结构,完善燃气输配系统,强化清洁供热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能源设施发展质量。着力增强应急储备设施能力,做好电力应急调峰、天然气储备、重点区域供热保障、地方政府成品油储备工作。不断提高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等重点区域能源设施保障能力。全力确保能源运行安全稳定。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按照“节能、增绿、减气、少油、净煤”的基本方向,全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用好“两重”“两新”政策,推进用能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建筑领域低碳发展和运输配套设施低碳转型,有序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退出、转型提质。强力提升外调绿电消纳水平,外调绿电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大力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规模,积极推进天然气减量发展,强力推进成品油减量替代,有序推动剩余煤炭压减。
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批邀约型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大规模应用,探索氢能在建筑发电、工业、供热等领域多元化应用。稳妥有序推进新型储能发展,加快房山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建设,聚焦用户侧储电、储热等多领域示范应用,以点带面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能源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稳妥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推动建设京津唐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优化完善绿电交易、天然气、供热等能源价格机制,持续优化能源营商环境。
乘势而上,蓄势而起。立足新发展阶段,北京市将以《要点》为指引,全方位持续发力,持续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蓬勃发展注入澎湃不息的能源动力。
|
作者: 网络转载 来源: 发展北京 时间: 04-02
主页 > 新闻资讯 >
- 上一篇:建设零碳园区,标准亟待跟上
-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重磅公告,涉及营运车油耗标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