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卡观察 政策赋能,换电模式迎来强劲助攻。 凭借在补能效率,电池统一管理、梯次利用、可再生利用等领域的发展潜力,换电模式受到追捧。 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车电分离的宏观政策,包括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换电站建设目标等。 我国换电站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相关商业模式、标准也在探索和完善之中。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从“充电为主、换电为辅”切换到“充换电并行发展”。
换电的潜力也正被激发。 国家发改委: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 2023年7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措施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增强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模式试点,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加快推进换电站建设。
江门: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 7月20日,《江门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文件指出,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鼓励开展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建设,对交通供能场站布局和建设在土地空间等方面予以支持,开展多能融合交通供能场站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试点示范,推动车桩、船岸协同发展。
江西:探索车电分离等新模式 7月1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江西省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方案明确,大力提升标准化水平,完善低品位锂云母提锂、锂渣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动力电池安全性、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开展锂电池、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核算、碳足迹标识等标准研究。 推动动力和储能电池在电动船舶、电动飞机、智慧无人矿山等“电动化+智能化”场景应用。加快储能市场培育开发。推动充电为主、换电为辅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车电分离等新模式。
石家庄: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 7月11日,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石家庄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邮政快递、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
四川: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 7月7日,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电动宜宾”行动,支持建设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市场渗透率达50%。
盘锦:新建公用和专用充电桩、换电设施等充电基础设施 6月30日,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盘锦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新建公用和专用充电桩、换电设施等充电基础设施,按照由近到远(城区到乡镇)、先直流后交流的原则分类分布组织强检工作,建立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并推动“油气电氢”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建设。
北京:将充电桩及换电运营企业纳入绿色电力交易体系 6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印发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文件指出,推动重点领域绿色电力应用。推进公共交通、物流、环卫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配套推进智慧充电桩建设,将充电桩及换电运营企业纳入绿色电力交易体系。
济南:到2025年建成充换电站700座,充换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 6月28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济南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进加注(气)站、加氢站与充换电站建设,实现重要交通枢纽、公共场站、物流园区等全覆盖。推动零碳服务区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成充换电站700座,充换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