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正在加速奔向智能网联时代,当汽车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已成共识,汽车安全的内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包含驾乘人员和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更延伸至人们的隐私安全、交通系统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业内人士认为,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汽车的安全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这就需要将关键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中,而全球汽车业也需要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汽车业的未来打开想象空间。
智能网联汽车加快上路
近日,《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经审议通过,将于3月1日起施行。此前,《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实施细则(试行)》已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只是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侧影。事实上,自2021年7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并自当年9月1日起施行以来,各地纷纷通过立法创新,为智能网联汽车在开放道路开展道路测试与应用提供制度支撑。在重庆、天津发布细则之前,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城市早已发布了相关法规,紧锣密鼓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在各地发布的细则中,智能网联汽车普遍被定义为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端等进行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以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以实现替代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而这样的汽车正越来越快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北京看到,无人零售、微循环接驳和公园漫游车等自动驾驶场景已走近市民身边。据介绍,北京经开区设立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已在全国率先发布早晚高峰测试、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测试、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等多项创新政策,累计发放智能网联测试牌照225张,示范区参与企业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24万公里。在应用场景商业化方面,北京已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服务人次超8万,社会群众广泛认可,而无人配送场景已实现生鲜配送和快递配送的实际运营,正逐步拓展应用范围。
最新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1年)》显示,随着我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入产品和商业模式验证阶段,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的应用示范工作进入到深水区。产业发展对政策、监管、示范规模、基础设施、场景、产品、商业模式等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提出进一步升级需求。
安全风险日益凸显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众多的支撑要素中,最为紧迫的升级需求来自安全领域。业界认为,随着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方便用户操作、提升驾驶体验的同时,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日益加大,一旦车辆被远程控制或恶意攻击,将严重危害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甚至威胁国家和社会安全。
“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电气网络架构非常复杂,电子电气设备数量和软件代码量的增多,导致安全风险点增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向媒体表示。
据业界专家介绍,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一般具有多达150个ECU(电子控制单元)和大约1亿行代码,到2030年预计将有大约3亿行代码。而一架客机只有1500万行代码,一架现代战斗机约有2500万行代码,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则有接近4000万行代码。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和算法逻辑,加之多变的外部环境,导致其软件故障异常复杂。而且安全隐患不仅在汽车自身,也在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各类基础设施上,以及元器件电磁兼容难度几何倍提升导致的电磁干扰问题、黑客攻击的风险等。
“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和算法逻辑被引入汽车,传统机械结构下确定的因果关系被改变,汽车的决策机制逐渐由软件、算法主导。”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人车关系实验室负责人龚在研表示,一些在最初设计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比如天气、地面附着力稍微有些变化,可能都会对软件算法有预想不到的干涉。这样的干涉不易总结规律,也很难复现,的确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创院院长杨殿阁则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从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一个信息节点,数据风险大致分为三类:黑客攻击影响行车安全,传感器侵犯车内车外隐私,扫描车周围环境影响国家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智能功能越丰富,相应的攻击点就会越多。而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信息处理链条长,涉及企业较多,包括供应商、车企、后服务商等,相对于传统行业,数据处理和保护难度大幅增加。
日益凸显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问题对汽车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如果仅凭车企“单打独斗”则很难保障,而且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日益成为芯片和人工智能高度集中的载体,目前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保护数据安全方面已显“力不从心”,急需更为专业、更为强大的技术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已延伸至全产业链,须各方携手共建安全保护体系,方能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汽车安全呼唤中国方案
根据《IDC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预测报告》,全球智能汽车出货量在2024年将达到762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尤其是数据安全已引起全球重视。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隐私和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如何有序、规范、合理地使用数据已成为关注焦点。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令汽车安全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备受瞩目。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介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开放测试区域超过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800多张,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副会长赵扬也指出,我国汽车目前在很多领域实现了技术积累和突破,依托人工智能、智能网联、5G等技术的红利,汽车行业不断变革升级。
事实上,中国现在正在加速布局的车路协同,正是依托率先在全球布局的5G技术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据业界专家介绍,在4G时代,路端摄像头的信息传到车内可能需要500毫秒,这样的时延不能满足辅助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而5G网络的时延已经可以压缩至几十毫秒,能够较好地在路端支持自动驾驶。
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顶层设计方面,中国与国际保持同步。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021年,工信部就《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提出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完成50项以上重点急需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提出在境内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2021年8月12日出台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2021年8月20日发布并自10月1日起施行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明确汽车数据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汽车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保护个人合法权益。这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也为合理合法使用相关数据指明了方向。
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也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汽车安全的独特解决方案。据华为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在数据安全方面长期投入,华为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体系。无论是在车辆内部,还是在连接车辆与外部世界的网络中,都有广泛的安全系统:MDC(移动数据中心)是智能驾驶的控制中心,提供全面的安全架构,保护硬件、平台、接入和应用安全;华为自行设计芯片,并且芯片具有独立的核,这意味着有一个专用的、需要额外身份验证的安全内核;自动驾驶汽车内置了多级安全系统,鸿蒙OS是安全系统的一部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身份验证证书来保护车云之间的所有交互,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检测到威胁时可以立即隔离威胁,避免其他区域受到攻击。事实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位置。华为是全球首个通过DEKRA德凯ISO/SAE 21434认证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而ISO/SAE 21434是联合国网络安全法规UN R155的关键支撑标准。该标准于2021年8月31日正式发布,定义了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要求,覆盖概念、开发、生产、运维、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此外,华为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配置管理及代码生成工具、编译器、分区安全隔离引擎也获得国际最高等级认证证书。
而在华为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中,则描述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安全的技术路径:在架构及系统层面,针对系统失效和硬件随机性失效,域控制器的异构互备成为标配;创新无线通信技术,使车内设备高质量互联;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全波段光技术结合图像识别和处理,全天候、全方位给车加上一双“慧眼”;持续的算法训练与积累,强劲性能的计算平台、高精地图等,把“未知危害”场景变为“已知非危害”场景……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安全与功能安全将深度融合,构建起汽车业纵深一体的防御体系。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加强各方协调统筹,进一步强化“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协同发展共识,加快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线控底盘等关键共性技术融合创新,加强国内急需技术标准制定和国际法规协调,组织大规模车路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和商业化探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 吴蔚 来源: 中国发展网 时间: 02-18
主页 > 新闻资讯 >
- 上一篇:日美韩加快空中汽车布局
- 下一篇:中国和俄罗斯造卡车技术谁更强?国产崛起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