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新四化下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 2019-04-23 17:33
来源: 汽车总站
作者: sun
商用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最早进行重点突破的产品领域,目前已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但随着对外市场开放以及高端化转型进程的加快,商用车产业的自主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配套建设仍相对落后。为了促进商用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及核心零部件的配套研发,2019年4月23日在扬州会展中心举办了“《中国商用车悬架产业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发布会暨2019年中国商用车及悬架产业发展研讨会”,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做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何部长,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今天这个会议形式特别特别适合交流,原来也准备了一个PPT非常专业,我想抛开这个PPT跟大家交流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几个思想,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
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当下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第二在新四化形势下,如何谋求更积极的战略转型,第三关于汽车零部件发展几点建议。
第一个,我想关于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形势和整体评估,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就会想到两句话,一句话中国汽车零部件不仅是大而不强,是多年来散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第二句话就是中国汽车零部件整车上严重于整车滞后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今天我要谈点新观点,这些观点也是有一定的市场支持。感谢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和中国汽车零部件研究会,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之下完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就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现状的研究。那本人也兼任着中国汽车零部件研究会的理事长,那么我看这个研究报告启发很大,体现了很有价值一些数据。比如中国汽车零部件我们共有多少家厂呢?企业呢?大概是10万余家,10万多家这么大的体量。第二列入我们统计范围的有多少家呢?5万多家那么总的销售收入在2000万之上的企业有多少呢?1万3千家,这些数据在世界上看都是绝无仅有,说明了我们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那同时我还要报告非常令人非常振奋一些数据,大家知道在五年之前世界汽车零部件的100强,我们中国只有1家,这家就是秦皇岛的带卡龙布(音),现在中国有多少呢?进入汽车零部件100强8家,谁是第一家?日本,26家,第二是德国,第三是美国,中国有8家,也就是说,在最近的五六年的时间内,面临着产业变革、技术革命,中国汽车零部件快速发展,在中国我觉得扭转了我们汽车零部件长期的滞后于整车发展的局面,这个现象令人振奋。再看结构,那么进入世界零部件100强的中国零部件的企业有潍柴上的发动机,更有电子电器,你比如说位于宁波的君圣电子(音),你比如在深圳的德昌电机(音),我觉得我们的零部件的整个产业结构已经趋于合理,我相信明年再统计,后年要统计,向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就会入围。所以我觉得这个形势是非常令人振奋的。那么我们就想,中国汽车零部件在新的四化,新的产业变革时期,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超越呢?我觉得是有的,这几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学会、中国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汽车工作研究院、中国汽车报社,我们五家组团连续五年访问日本,我都是团长,跟日本同行深度交流,大家都认为是日本人,是日本的同行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中国汽车产业在这场变革之中有优势,这个优势包括制度优势,包括产学研跨界的协同优势,有可能超越。
包括丰田日产的高管,所以我想真得我们产业变革,技术大革命,新的工业革命面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应该抓住历史机遇,要努力超越。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刚才安庆衡主任已经讲了非常好的我们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那叫新四化,当然我从我们产业角度我觉得可能不是新四化,新四化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电动化,动力的电动化,整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和我们社会新形态的共享化。实际上我们行业在研究的时候第一个化应该叫低碳化,还有一个国际化的问题,还有一个轻量化的问题,本人因为在汽车工业学会长期担任了四个联盟的理事长,就是轻量化、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制造装备的理事长,所以对这四个领域稍微有一点认识,跟大家分享。
首先讲低碳化,汽车行业不能够置身于社会发展之外,总书记讲了2030年中国在全球变暖,碳排放上要封顶,所以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中我们提出2028年我们整个汽车产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封顶,提前两年。这是要付出成本的,经过严谨数学模型的推算,我们如果达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低于95克的话,我们全面的贯彻双积分,我们自主品牌我们的产品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代价呢?2万块。就是我们要提高2万块钱,以适应这个二氧化碳碳排放的要求。我觉得低碳化对我们整个的中国汽车产业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这是个死的非常硬性的规定,必须要完善。所以由于低碳化才使我们动力要转型,使我们传统的汽车要升级,就是低碳化应该是从逻辑上看在顶层。还有一个电动化,工信部最近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开了一个很好的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就是内燃机汽车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协同发展,那天李万里司长也参加了,那么我们看一方面我们要抓内燃机传统汽车的升级,不能说我们的热效率到37、38就到头了,那苏万化(音)院士跟我讲,他的实验室柴油机已经达到了50%,他相信在未来五六年来柴油机可以达到60%,那60%的话,这个热效率我们为什么不要呢?那么这个会也说我们发展新能源不光是电动化,也应该包括甲醇、乙醇、二甲醚、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这些替代能源,能源的多元动态仍然是我们国家不能放弃的国家战略,既使是电动车电动化也是三条技术路线要都有的,也就是说混合动力、纯电驱动加上氢能汽车。智能化从产业来看包括政府产学研用是没有任何异议,我们相信我们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会带来世界性的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条件。就是智能化的发展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同时还有一个,大家说共享化,共享单车失败了或者正在进行时,在汽车的共享能不能实现?我觉得中国汽车市场你不要怀疑,肯定会达到4000万甚至更多一点,共享时代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我们城市交通重要的生态,共享很重要。还有一个国际化,中国汽车我们出口只有百分之100万辆,300多万的辆出口只有100多万辆,走出去国际化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待。还有一化就是轻量化,现在看轻量化高强度钢的应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的应用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快,但是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包括热成型、滚轧成型,成型技术轻量化工艺制造技术发展也超出我们想象,所以我看到世界汽车零部件100强,有凌云(音)就是做轻量化滚轧成型,热成型,居然在六年内进入了世界100强。所以我说,在产业变革技术大革命的时代,真的有希望。
最近看了一些企业,你比如说电动车,我们的宁德时代前年马凯(音)同志召开新能源汽车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原来不准备在北京开,就准备在宁德时代开,宁德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一个标杆,就是在产业变革的时候如果我们战略判断我们适度超前的话我们就是有可能是弯道超车。电驱动和精进电机,如果从电动车驱动电机技术上看,也是在国际上处于第一的,所以我觉得这些案例都说明了,我们电动化我们是具备我们条件的,那整车来看,我们四大工艺,传统车企,现在看我们的包括新势力造车,包括我们传统汽车都有看点,电池,这是其他国际上其他车企不一定有的,所以这就说明了中国在电动化转型的时候步伐坚定而有力。
智能网电、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象头、传感器、芯片,一批新兴企业拔地而起,我看了地平线(音)才几年的公司,2000人的队伍芯片已经出来就是做感知系统,在摄象头后面放置了芯片芯片就是自己的,我看了一下芯片制造商在世界范围内占据在第24位,传感器上海宝龙科技,10年之前出来现在宝龙搞传感器,而且量产,今天早上吃饭我跟何部长还讲,轮毂电机是世界性的命题,我们六七家企业都在做,从大型商用车到客车到小型微型乘用车都在做,所以我觉得不说弯道超车,在产业变革的时候我们零部件企业真的有机会。轻量化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布局,聚焦某项核心技术重点突破,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建议。零部件商供应商不要埋怨主机厂不给你机会还是你实力不济,还是你没有这种创新这样的产品,你的核心竞争力不够,所以抓紧布局,我觉得这是第一位怎么办,我觉得我们的零部件制造商一定要换思想,从一个物质形态零部件的供应商要变成一个科技方案的提供商,是基础方案的一个供应商,企业家要成为技术的思想者,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原来你主机厂加工你需要什么我给你配套,现在换了,刚才安主任讲了模块化跟整车同步开发,但是你首先你需要有技术思想,是有技术解决方案,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就像我们东升必须成为技术方案的提供商。我看了一本书叫《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叫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家是什么?一定要有技术思想,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成为技术的思想家。
第二,我们说技术的多元化、多样化,但是产品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做好自己的产品这是王道,我到日本大阪看了四家日本的零部件的系统的供应商他们零部件的散件三个国家墨西哥、巴西、中国,如果我说出这一幕大家会感到惭愧,对墨西哥的产品、巴西的产品,他是不用检的,中国的零部件是百分之百的要检查的,百分之百的项目是要检查的,我们的不良品率占3%,但是合同上显示多少是万分之三,他跟我说所以付先生实在实在不愿意把中国零部件退货,但是确实我们产品一致性、可靠性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产品质量抓起,把产品质量做好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当然我是从品质方面,我们的产品向我们地平线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希望更多一点,我们像我们的君圣电子这样的公司更多一点,像潍柴玉柴这样的企业更多一点,我觉得就有竞争力。
第三个建议,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谁也不能独享天下这就是一个跨届协同,共享的时代,必须跨界合作,必须产学研合作,必须协同发展。所以我建议,我们的企业都要有强大的后方,后方是谁?就是产学研合作,中国有这么多的高校,这么多的科技资源,我们只要的我们理念对头,我们跨界协同,我相信我们就能托起中国零部件未来的辉煌的明天。这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得到大家的批评,谢谢。
商用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最早进行重点突破的产品领域,目前已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但随着对外市场开放以及高端化转型进程的加快,商用车产业的自主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配套建设仍相对落后。为了促进商用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及核心零部件的配套研发,2019年4月23日在扬州会展中心举办了“《中国商用车悬架产业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发布会暨2019年中国商用车及悬架产业发展研讨会”,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做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何部长,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今天这个会议形式特别特别适合交流,原来也准备了一个PPT非常专业,我想抛开这个PPT跟大家交流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几个思想,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 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当下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第二在新四化形势下,如何谋求更积极的战略转型,第三关于汽车零部件发展几点建议。 第一个,我想关于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形势和整体评估,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就会想到两句话,一句话中国汽车零部件不仅是大而不强,是多年来散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第二句话就是中国汽车零部件整车上严重于整车滞后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今天我要谈点新观点,这些观点也是有一定的市场支持。感谢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和中国汽车零部件研究会,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之下完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就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现状的研究。那本人也兼任着中国汽车零部件研究会的理事长,那么我看这个研究报告启发很大,体现了很有价值一些数据。比如中国汽车零部件我们共有多少家厂呢?企业呢?大概是10万余家,10万多家这么大的体量。第二列入我们统计范围的有多少家呢?5万多家那么总的销售收入在2000万之上的企业有多少呢?1万3千家,这些数据在世界上看都是绝无仅有,说明了我们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那同时我还要报告非常令人非常振奋一些数据,大家知道在五年之前世界汽车零部件的100强,我们中国只有1家,这家就是秦皇岛的带卡龙布(音),现在中国有多少呢?进入汽车零部件100强8家,谁是第一家?日本,26家,第二是德国,第三是美国,中国有8家,也就是说,在最近的五六年的时间内,面临着产业变革、技术革命,中国汽车零部件快速发展,在中国我觉得扭转了我们汽车零部件长期的滞后于整车发展的局面,这个现象令人振奋。再看结构,那么进入世界零部件100强的中国零部件的企业有潍柴上的发动机,更有电子电器,你比如说位于宁波的君圣电子(音),你比如在深圳的德昌电机(音),我觉得我们的零部件的整个产业结构已经趋于合理,我相信明年再统计,后年要统计,向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就会入围。所以我觉得这个形势是非常令人振奋的。那么我们就想,中国汽车零部件在新的四化,新的产业变革时期,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超越呢?我觉得是有的,这几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学会、中国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汽车工作研究院、中国汽车报社,我们五家组团连续五年访问日本,我都是团长,跟日本同行深度交流,大家都认为是日本人,是日本的同行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中国汽车产业在这场变革之中有优势,这个优势包括制度优势,包括产学研跨界的协同优势,有可能超越。 包括丰田日产的高管,所以我想真得我们产业变革,技术大革命,新的工业革命面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应该抓住历史机遇,要努力超越。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刚才安庆衡主任已经讲了非常好的我们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那叫新四化,当然我从我们产业角度我觉得可能不是新四化,新四化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电动化,动力的电动化,整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和我们社会新形态的共享化。实际上我们行业在研究的时候第一个化应该叫低碳化,还有一个国际化的问题,还有一个轻量化的问题,本人因为在汽车工业学会长期担任了四个联盟的理事长,就是轻量化、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制造装备的理事长,所以对这四个领域稍微有一点认识,跟大家分享。 首先讲低碳化,汽车行业不能够置身于社会发展之外,总书记讲了2030年中国在全球变暖,碳排放上要封顶,所以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中我们提出2028年我们整个汽车产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封顶,提前两年。这是要付出成本的,经过严谨数学模型的推算,我们如果达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低于95克的话,我们全面的贯彻双积分,我们自主品牌我们的产品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代价呢?2万块。就是我们要提高2万块钱,以适应这个二氧化碳碳排放的要求。我觉得低碳化对我们整个的中国汽车产业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这是个死的非常硬性的规定,必须要完善。所以由于低碳化才使我们动力要转型,使我们传统的汽车要升级,就是低碳化应该是从逻辑上看在顶层。还有一个电动化,工信部最近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开了一个很好的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就是内燃机汽车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协同发展,那天李万里司长也参加了,那么我们看一方面我们要抓内燃机传统汽车的升级,不能说我们的热效率到37、38就到头了,那苏万化(音)院士跟我讲,他的实验室柴油机已经达到了50%,他相信在未来五六年来柴油机可以达到60%,那60%的话,这个热效率我们为什么不要呢?那么这个会也说我们发展新能源不光是电动化,也应该包括甲醇、乙醇、二甲醚、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这些替代能源,能源的多元动态仍然是我们国家不能放弃的国家战略,既使是电动车电动化也是三条技术路线要都有的,也就是说混合动力、纯电驱动加上氢能汽车。智能化从产业来看包括政府产学研用是没有任何异议,我们相信我们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会带来世界性的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条件。就是智能化的发展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同时还有一个,大家说共享化,共享单车失败了或者正在进行时,在汽车的共享能不能实现?我觉得中国汽车市场你不要怀疑,肯定会达到4000万甚至更多一点,共享时代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我们城市交通重要的生态,共享很重要。还有一个国际化,中国汽车我们出口只有百分之100万辆,300多万的辆出口只有100多万辆,走出去国际化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待。还有一化就是轻量化,现在看轻量化高强度钢的应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的应用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快,但是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包括热成型、滚轧成型,成型技术轻量化工艺制造技术发展也超出我们想象,所以我看到世界汽车零部件100强,有凌云(音)就是做轻量化滚轧成型,热成型,居然在六年内进入了世界100强。所以我说,在产业变革技术大革命的时代,真的有希望。 最近看了一些企业,你比如说电动车,我们的宁德时代前年马凯(音)同志召开新能源汽车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原来不准备在北京开,就准备在宁德时代开,宁德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一个标杆,就是在产业变革的时候如果我们战略判断我们适度超前的话我们就是有可能是弯道超车。电驱动和精进电机,如果从电动车驱动电机技术上看,也是在国际上处于第一的,所以我觉得这些案例都说明了,我们电动化我们是具备我们条件的,那整车来看,我们四大工艺,传统车企,现在看我们的包括新势力造车,包括我们传统汽车都有看点,电池,这是其他国际上其他车企不一定有的,所以这就说明了中国在电动化转型的时候步伐坚定而有力。 智能网电、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象头、传感器、芯片,一批新兴企业拔地而起,我看了地平线(音)才几年的公司,2000人的队伍芯片已经出来就是做感知系统,在摄象头后面放置了芯片芯片就是自己的,我看了一下芯片制造商在世界范围内占据在第24位,传感器上海宝龙科技,10年之前出来现在宝龙搞传感器,而且量产,今天早上吃饭我跟何部长还讲,轮毂电机是世界性的命题,我们六七家企业都在做,从大型商用车到客车到小型微型乘用车都在做,所以我觉得不说弯道超车,在产业变革的时候我们零部件企业真的有机会。轻量化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布局,聚焦某项核心技术重点突破,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建议。零部件商供应商不要埋怨主机厂不给你机会还是你实力不济,还是你没有这种创新这样的产品,你的核心竞争力不够,所以抓紧布局,我觉得这是第一位怎么办,我觉得我们的零部件制造商一定要换思想,从一个物质形态零部件的供应商要变成一个科技方案的提供商,是基础方案的一个供应商,企业家要成为技术的思想者,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原来你主机厂加工你需要什么我给你配套,现在换了,刚才安主任讲了模块化跟整车同步开发,但是你首先你需要有技术思想,是有技术解决方案,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就像我们东升必须成为技术方案的提供商。我看了一本书叫《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叫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家是什么?一定要有技术思想,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成为技术的思想家。 第二,我们说技术的多元化、多样化,但是产品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做好自己的产品这是王道,我到日本大阪看了四家日本的零部件的系统的供应商他们零部件的散件三个国家墨西哥、巴西、中国,如果我说出这一幕大家会感到惭愧,对墨西哥的产品、巴西的产品,他是不用检的,中国的零部件是百分之百的要检查的,百分之百的项目是要检查的,我们的不良品率占3%,但是合同上显示多少是万分之三,他跟我说所以付先生实在实在不愿意把中国零部件退货,但是确实我们产品一致性、可靠性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产品质量抓起,把产品质量做好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当然我是从品质方面,我们的产品向我们地平线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希望更多一点,我们像我们的君圣电子这样的公司更多一点,像潍柴玉柴这样的企业更多一点,我觉得就有竞争力。 第三个建议,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谁也不能独享天下这就是一个跨届协同,共享的时代,必须跨界合作,必须产学研合作,必须协同发展。所以我建议,我们的企业都要有强大的后方,后方是谁?就是产学研合作,中国有这么多的高校,这么多的科技资源,我们只要的我们理念对头,我们跨界协同,我相信我们就能托起中国零部件未来的辉煌的明天。这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得到大家的批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