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瑞氢能、鹭岛氢能中标国家能源集团25MW国重示范项目!

2025年7月31日,备受瞩目的国家能源集团国重1.1项目示范工程25MW混联模组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标段1:设备包括 3 套额定 1000Nm³/h 的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派瑞氢能,报价5406.3万。
第二中标候选长春绿动, 报价4494万。
标段2:2套额定1000Nm³/h的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鹭岛氢能,报价3560万。
第二中标候选人阳光氢能,报价2232万。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设计,绿氢供应清水营制氢厂,清水营制氢厂是国家能源集团在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领域的首次尝试,利用12万千瓦光伏供电,光伏碱性电解水工艺制取氢气,已投产制氢规模为1.5万标方/小时,设计年产量为3080吨。该厂设置16台(15开1备)碱性电解槽,所制氢气经纯化99.999%后加压并通过管道输送至烯烃二公司合成氨装置。该厂所产的可再生氢代替部分灰氢后,将有效推动灰氢转绿、以氢换煤、绿氢降碳,平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2万吨,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4万吨。
具体要求如下:
标段 1 的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设备包括 3 套额定 1000Nm³/h 的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及质保期内的备品备件,其中每套设备包含:1 台额定 800Nm³/h 碱性电解水制氢(以下简称 ALK)电解槽,1 台额定800Nm3/h 的气液分离处理装置,1 台碱性电解槽制氢电源(包含变压器和整流电源),1 台额定 200 Nm³/h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以下简称 PEM)电解槽,1 台额定 200Nm³/h 气液分离处理装置,1 台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电源(包含变压器和整流电源),1 台额定 1000Nm3/h的氢气纯化装置(满足 ALK+PEM20%-120%负荷运行处理气量),其他辅助设备设施包括排氧管、电解槽散热冷却装置、碱液箱、水箱、加水泵、加碱泵、电气控制设备,变压器和整流器之间的母线、整流器和电解槽之间的母线、及附属设备、设施、安装材料等,撬装装置包括撬体设计方案和撬体本身,备品备件厂家自备,需满足质保期和维保期需要。
2、技术服务部分包含以上设备的 5 年维保和出厂测试(本标段只进行 1 套设备的出厂测试)。同时包含但不限于制氢单元工艺包设计、制氢单元内所有设备的设计、供货(投标人可采取单元设备形式供货或采取单体设备形式供货须到现场安装调试)、指导配套设备安装调试、其他设备及辅助工程安装调试、试验、交付、技术服务、运输、售后、质保、培训等其他相关服务。
标段 2 的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设备包括 2 套额定 1000Nm³/h 的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及质保期内的备品备件,其中每套设备包含:1 台额定 800Nm³/h 碱性电解水制氢(以下简称 ALK)电解槽,1 台额定800Nm3/h 的气液分离处理装置,1 台碱性电解槽制氢电源(包含变压器和整流电源),1 台额定 200 Nm³/h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以下简称 PEM)电解槽,1 台额定 200 Nm³/h 气液分离处理装置,1 台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电源(包含变压器和整流电源),1 台额定 1000Nm3/h氢气纯化装置(满足 ALK+PEM20%-120%负荷运行处理气量),其他辅助设备设施包括排氧管、电解槽散热冷却装置、碱液箱、水箱、加水泵、加碱泵、电气控制设备,变压器和整流器之间的母线、整流器和电解槽之间的母线、及附属设备、设施、安装材料等,撬装装置包括撬体设计方案和撬体本身,备品备件厂家自备,需满足质保期和维保期需要。
2、技术服务部分包含以上设备的 5 年维保和出厂测试(本标段只进行 1 套设备的出厂测试)。同时包含但不限于制氢单元工艺包设计、制氢单元内所有设备的设计、供货(投标人可采取单元设备形式供货或采取单体设备形式供货须到现场安装调试)、指导配套设备安装调试、其他设备及辅助工程安装调试、试验、交付、技术服务、运输、售后、质保、培训等其他相关服务
低价未必中标”:行业反内卷的积极信号
从本次招标结果可以明显看到,标段1和标段2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均高于其他竞争对手一千多万。都体现出评标标准不只看“价格”,核心转向“综合竞争力”。之前氢能装备市场,部分企业盲目以“超低价”抢单,导致利润微薄恶性循环,制氢装备价格大幅下滑,有的企业难以维持研发和服务投入,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超低价中标时,导致企业被迫压缩制造、选材、设计甚至维保等成本,市场“只看价格、不讲品质”,设备一旦运行后隐患多、寿命短、客户体验差,反过来限制了行业口碑和增长。
本次招标的评审看重技术实力、服务能力、供应保障、运行稳定性、售后维保、知识产权等综合能力,不是一味的价格优先;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工程能力,长期来看实现“质升价稳”,打破利润“内卷”的怪圈。
制氢装备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服务”双轮驱动
高质量不仅仅是价格便宜。制氢装备尤其是“碱+PEM混联”方案,对系统安全性、系统集成、智能化运维、能效指标、模块核运营等要求极高;超低价往往牺牲了供应链国产化、核心零部件选用、冗余安全设计等长期价值,最终影响项目稳定、运营效益;高水平设备提供商,在关键控制、系统稳定、自动化、运维保障、数字化运维等方面持续投入,这些是恶性低价模式做不到的。
利润合理才能支持企业持续研发,带动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推动国产自主创新和全球竞争力提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持续创新、和下游煤化工等场景深度融合企业敢于为产品溢价,要靠长期稳定的系统运行数据、优质的售后、经验丰富的技术服务团队。
政策与行业导向调整:“反内卷”成为新共识
近期政策也强调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打击恶性竞争和“低价竞标”“劣币驱逐良币”,鼓励用户单位选用综合实力强、长期可靠、服务完善的设备方案。
本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再次释放了产业链“价值取向”变化信号,有助于引导全行业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摆脱“恶性低价”怪圈,朝着“比创新、比高端”的方向迈进。
 

主页 > 新闻资讯 >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