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空业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SAF 可持续航空燃料成为关键角色。以下为您梳理国内外部分公司(32家)的产能情况:
![]()
国内公司(9家)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作为国内SAF生产的先驱,2024年6月完成商用飞机首次加注SAF飞行任务,9月参与我国SAF应用试点保供。早在 2014 年取得我国首张生物航空煤油适航证书,2020年10万吨/年生物航煤大型工业化装置改造项目投用,截至2025年1月底,生物航煤累计销售量5192.321吨,2024年销售量达3001.841吨。
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业排头兵,已有2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其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SAF项目正推进扩建,2025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80万吨/年SAF生产能力,届时将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商业化运行能力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SAF工艺技术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减排二氧化碳效率高出传统石化基航空煤油80%以上,生产成本低于同行业30%。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海新能科控股子公司):已具备5万吨/年生物航煤组分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由中航油集中采购,经调和后使用。2024年11月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相关批准书,允许其产品进行市场销售 。此外,公司规划新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生物轻油、生物航煤、低凝生物柴油等产品约20万吨。
飞天石化集团旗下河北昊天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1月宣布利用废弃油脂通过油脂加氢 (HEFA) 技术产出SAF产品,现有年产能 2 万吨。公司正加快推进年产 30 万吨可再生能源加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 2025年8月建成投产。
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划采用 HEFA 技术建设产能30万吨的SAF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SAF生产基地,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SAF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国内SAF的产能规模。
四川天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其位于四川威远总投资额20亿元的产业基地正在建设,整体投产后废弃动植物油年加工能力将达50万吨,产值约100亿元。预计2025年一季度,一期项目投产,年加工产能20万吨。
怡斯莱(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其在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等核心技术上的积累,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以林业废弃物、农业残余物为原料的 SAF 生产工艺。虽然暂未公开具体产能数据,但凭借其在安徽、内蒙古等地的生物质能源基地,以及与航空企业的战略对接,已完成中试生产线建设,具备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完整链条。随着其万吨级 SAF 示范项目推进,未来产能释放潜力巨大,或将成为国内 SAF 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鹏鹞环保:采用HEFA技术,在辽宁省盘锦市布局的项目已在2024年9月公告投产,年产能10万吨。公司依托自身在环保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拓展SAF业务,未来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建,为航空业提供更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嘉澳环保:长三角地区较具影响力的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现有生物柴油产能30万吨。积极布局SAF领域,投资了50万吨/年的SAF产线,产线投产后有望成为SAF龙头企业 。目前已公告产出合格SAF产品,现有一定SAF产能。
国外公司(23家)
芬兰 Neste(耐思特):全球知名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在SAF领域技术领先且产能可观。其利用自家先进的 NExBTL 技术,以多种废弃油脂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 SAF。在欧洲和新加坡等地设有生产基地,总产能达到110万吨。
西班牙 Repsol(雷普索尔):积极投身于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与生产,年产能25万吨。
法国 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2024年年产能为10万吨,宣布到 2030 年SAF年产量目标为150万吨。2024年3月与中国石化签署协议,将在中国石化位于中国的炼油厂联合建造和运营一套SAF装置,年产能为23万吨。
意大利 Eni(埃尼集团):凭借在能源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积极探索SAF的创新生产技术与商业模式,年产能1万吨。
英国 AirBP:作为 BP 集团旗下专注航空燃料业务的公司,积极推动SAF的应用与发展,通过与航空公司和生产企业合作,完善SAF供应链,年产能2-2.5亿升。
英国 Shell(壳牌):全球能源巨头之一,在SAF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在多个国家拥有SAF生产设施,不断扩大产能,推动航空燃料的可持续发展。
荷兰 SkyNRG:欧洲领先的SAF供应商之一,专注于SAF的生产、供应和贸易,与多家航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推动SAF的市场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 World Energy:作为美国SAF生产的重要企业,为诸多航空公司提供SAF燃料。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工厂,年产能14.4万吨,并且还在不断通过技术升级和扩建提升产能。
美国 Gevo: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从生物原料生产SAF的工艺,年产能15.8万吨。
美国 Montana Renewables:专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在SAF生产方面持续发力,年产能8.6万吨。
美国 Raven SR:采用先进的气化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 SAF,拥有创新的生产工艺,致力于实现SAF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
美国 LanzaJet:在SAF技术研发上独具特色,采用创新的乙醇制SAF技术,拥有多个项目布局,年产能2.8万吨。
美国 Fulcrum Bioenergy:专注于将城市垃圾转化为 SAF,其独特的技术路线为SAF生产开辟了新途径,拥有多个项目规划,年产能3.3万吨。
美国 埃克森美孚(调和):在SAF领域主要参与调和环节,凭借其强大的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为SAF的质量提升和大规模应用提供支持。
美国 Phillips 66(菲利普斯 66):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深厚底蕴,在SAF生产方面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SAF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美国 Cemvita:专注于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技术,开发从多种原料生产SAF的创新方法,在SAF技术研发上具有独特优势,未来有望实现产能突破。
美国 Diamond Green Diesel: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利用先进的加氢处理技术生产 SAF,在SAF生产领域具有一定的产能规模,为航空业提供可持续燃料。
奥地利 OMV(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将SAF纳入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投资建设生产设施和开展技术合作,逐步扩大SAF产能,年产能2万吨。
韩国 SK Energy:韩国能源领域的重要企业,积极布局SAF产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推进SAF生产项目建设,提升韩国在SAF领域的产能。
韩国 GS Caltex:韩国领先的炼油和石化企业,将SAF视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建,逐步提升在SAF市场的竞争力。
韩国 S-Oil:积极响应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趋势,在SAF生产领域持续投入,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探索SAF生产新技术,提高产能。
越南 越南航空油料公司 Petrolimex Aviation:越南航空燃料供应的重要企业,在政府推动下积极探索SAF的应用与生产,计划通过引进技术和合作项目,建立SAF生产能力。
印度尼西亚 PT Pertamina(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印尼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将SAF纳入公司发展战略,通过投资建设生产装置和开展技术合作,推动印尼SAF产业的发展。
|
作者: 网络转载 来源: 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 时间: 05-15
主页 > 新闻资讯 >
- 上一篇:江苏:开展绿醇、绿氨、SAF等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