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低能耗示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
文件中涉及到氢能的内容如下: 二、主要任务 (二)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7.打造海上风电制氢基地推进规模化高效绿电制氢。依托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打造海上风电高效制氢示范项目,推进氢气作为燃料或原料的低能耗清洁化应用场景,为新片区氢能多元化、规模化、清洁化发展提供氢源保障。 到 2025 年,海上风电制氢年产量争取达到 1400 吨。 8.推进储能多场景应用布局在确保安全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储能产业优势,重点推进工业储能电站、屋顶光伏微电网、大型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储能+数据中心”、“5G 基站+储能”、海上风电与长时储能(氢能)等场景示范应用,提升区域源网荷储互动协调能力,缩小电网峰谷差,提高绿色能源消纳能力。到 2025 年,用户侧储能建设规模不低于 25 兆瓦/50 兆瓦时。 (三)落实重点领域低能耗发展 11.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打造多类型交通氢能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10 — 完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全业态、多种类高水平应用实践,重点布局中运量和常规公交氢能替代,协同推进渣土运输、环卫清扫、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氢能应用。加快推进加氢站布局,完善氢能供应网络,创造便捷加氢条件。 集约化建设充换电设施。在有条件的各类型停车场建设快充、慢充、换电相结合的集约化公共充换电设施,满足居住小区、休闲购物、文化旅游等场所差异化用能需求。推动物流园区、港口等路线固定的重卡采用换电模式。形成综合能源集约建设体系。立足本地能源资源特点,促进能源基础设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结合新建加油(汽)加氢站、综合能源站、储能电站等同步建设充换电设施,形成多站融合综合能源体系,实现服务多样化。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在充换电设施中的创新应用。 推进国际航行船舶新型绿色燃料加注业务。探索建立绿色甲醇的生产供应、水路运输、港口储存、燃料出口、船舶加注等全链条加注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 LNG 加注规模。到 2024 年,推动上海洋山港具备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绿色甲醇燃料加注服务的能力。到 2025 年,力争公共交通、渣土车等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不少于 300 辆,推广洋山港氢燃料智能重卡应用。加氢站建设数量达到 8 座,并根据氢能车辆实际加氢需求,动态调整建站数量。研究以配建充电设施为主,超级充电站和换电站为补的充(换)电服务网络。 (六)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19.加强低能耗技术研发。加快城市降低峰谷差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控制及集群优化技术、规模化电氢耦合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空调负荷优化管理及智能温控技术、氢储能技术、高温热泵技术等先进节能降碳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完善设备设施系统的规划布局、设计施工、安全运行等方面技术标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