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就运行着这样的800辆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的应用就此进一步走进了人们视野。在北京经开区,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研)不久前刚刚完成了220kW级燃料电池模块的研发,进一步拓展了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
“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凡是能用到电、热的场景都可以用燃料电池,当前我国燃料电池多用于交通场景。这次我们创新研发出的220kW级燃料电池模块对于行业有什么意义呢?”北京新研总经理齐志刚解释,一般车辆需要的燃料电池额定功率大约在80kW左右,但对于重型卡车,对燃料电池的额定功率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概要200kW,220kW级燃料电池模块的推出让重型卡车也可以利用氢能行驶。
能够支撑重型卡车上路行驶的燃料电池到底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跟随齐志刚来到北京新研实验室一探究竟
↓↓↓↓↓↓
齐志刚首先拿出了一个金属薄片,介绍到:“不要小看这片金属板,它可是所有燃料电池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燃料电池堆都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薄片加上膜电极组成的。”齐志刚手中的金属薄片就是金属极板,2017年成立至今,北京新研已经研发出了几代金属极板。其中第一代极板每平方厘米输出0.9W,单片电池可发电260W。第二代金属极板,在第一代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的优化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升级后的金属极板每平方厘米输出超过1.1W,同等面积下,单片燃料电池发电320W,较第一代增加了23%。
落地到车辆使用的实际场景,单片电池320W额定功率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这就需要多片金属极板和膜电极连接到一起组成电堆,增加输出功率。目前,北京新研制作出来的单堆模块分别可以达到85kW、115kW的额定功率。但这距离重型卡车要求的200kW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实现?北京新研给出的方案就是开发双堆燃料电池模块。
“当前,国内金属板电堆领域,能够研发出超过200kW额定功率的企业凤毛麟角。”齐志刚告诉记者。在双堆燃料电池模块中,如何让两个电堆的流体分配比较均匀、使之与其各自单独测试时性能相近是最难克服的问题。北京新研就不断进行技术突破,终于在不久前,成功研发出了220kW级燃料电池模块,且模块中两个单堆输出功率差别仅2.5%,表明模块中两个电堆的流体分配比较均匀。
探索研发,在科技创新中开新局。“北京新研作为氢能的研发企业,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今年,我们将继续创新之路,争取研发出单堆就可达到200kW的燃料电池模块。”齐志刚认为,在新能源领域,氢能将大有可为,它不仅来源广泛,还是能源载体。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和风能,其波动性、间歇性以及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始终是持续大规模发展的一大瓶颈。在齐志刚看来,将各种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储能和利用的方式,可以打通可再生能源利用闭环。
为什么扎根北京经开区发展?✦
齐志刚表示十分看好北京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他说:“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论是从政策支持上,还是产业发展上,我们都看到了北京经开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未来,我们希望携手区内上下游的企业一道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当前,北京经开区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培育了一批“三电”配套企业,核心产业链布局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北京经开区抢抓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变革发展机遇,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突破,强化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构建技术领先、生态完整、集群显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