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 第四届河南郑州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以及2025第十三届郑州新能源汽车与光储充展览会在郑州举行。
氢能,是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也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速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在本届展会上,氢能、燃料电池及储能展区成为关注的焦点,主要展览内容包括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氢气制取、储存、运输、燃料电池系统等。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吴忠阳表示,一直以来,郑州市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提前布局、积极培育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并在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换道领跑中前瞻布局、抢占先机。
郑州市作为牵头城市组建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于2021年12月获国务院五部委正式批复,启动了示范应用工作。
![]()
2024年,郑州市推广燃料电池汽车731辆,累计建成加氢站28座。示范工作前3年度,郑州市连续超额完成车辆推广任务,助推城市群任务完成率位居5个城市群第二位(北京100%、郑州99%、上海98%、河北64%、广东10%),宇通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
“伴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建设,郑州市氢能产业培育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拥有整车、燃料电池、零部件、加氢装备等领域优势企业的产业链,汇聚了宇通、正星科技、重塑科技、亿华通、中科清能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吴忠阳说。
2025年郑州将累计建成加氢站80座,建立低成本的车用氢能供应体系。
据吴忠阳介绍,2025年,郑州市将进一步扩大示范应用规模,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市目标推广燃料电池汽车6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80座,同时将大力开展氢能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助力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根据郑州市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合理的氢能布局和产业发展集群,建立低成本的车用氢能供应体系。
作为河南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河南省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先后印发了《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引导地方结合现有基础错位发展、有序发展,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产业链条贯通,提升河南省氢能产业整体竞争力。
截至目前,河南省内已建设加氢站42座,其中郑州28座、安阳8座、洛阳3座、焦作2座、新乡1座,累计氢气加注量已超过4564吨。
河南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院院长、宇通集团燃料电池专业首席工程师张龙海表示,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加氢时间短,续驶里程长、低温适应性好等优势,将与纯电动汽车互为补充、相互并存,共同实现车辆的电动化和能源的低碳化。
张龙海表示,过去五年,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核心零部件实现95%国产化,成本快速下降,整车产品从“能用”提升至“好用”,在高寒环境、长途高速、重载物流等多种场景下实现批量应用。
“但是,我们深知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培育起步期,氢能应用的经济性还不足,产业链竞争力还不强,下一个五年,需要聚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高标准链接共进,扎扎实实地提升整车产品竞争力、核心零部件技术水平、氢能供给链协同效率,实现氢能与燃料汽车的‘商用’。”张龙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