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连涨!客车出口何以成为行业“常青树”?

近期以来,在市场大环境影响下,我国客车市场呈现了“时增时降”、“冷热不均”的现象。
然而,客车出口市场从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却一直增长不衰,成为行业屹立不倒的“常青树”!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5年4月我国客车出口5736辆,同比增长26.71%,不仅远客车行业整体增速(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4月我国客车整体销量4.45万辆,同比下降0.56%),且同比“16连涨”。
16连涨!客车出口何以成为行业“常青树”?
那么,客车出口市场为何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绩呢?根据汽车总站网调研分析,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年来亚洲、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力度,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持续增加,给我国客车出口提供了更多机会。
比如亚洲。根据OliverWyman报告,亚洲公共交通投资增长显著。从2023年到2035年,亚洲的出行服务需求预计将从占全球总需求的41%增加到超过50%,这意味着其年均增速约为11%。
越南、沙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化进程推进方面投资力度均明显加大,对客车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沙特、越南,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客车出口的主要国家,且出口数量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4月我国客车出口到沙特、越南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和10%,分别夺得客车出口国的冠亚军,其市场占比均创下近年来新高。
又比如非洲区域,由于其大陆铁路总里程较少,且集中于北部和南部非洲。非洲道路超过一半是非硬化道路,公路交通承担着90%的旅客运输。因此,非洲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并在近期逐步显现。
埃及、南非等的公路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对我国客车进口需求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4月我国客车出口到埃及的市场占比为9.5%,位居我国客车出口第三名。
再比如拉美地区,一直以来是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等。近年来,拉美多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地区旅游业复苏步伐正在加快,旅游客运市场发展迅猛。
秘鲁、智利等国一直是我国客车出口的重要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4月我国客车出口到秘鲁、智利的市场占比分别为7.5%和近5%,分别位居客车出口国第4名和第5名。
二、近期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欧洲部分国家对新能源客车需求增加,为我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增长提供了机会。
在环保、低碳等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部分国家(或地区)对新能源客车的需求日益增长。亚洲、欧洲等加快了新能源客车的切换。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和丰富的技术积累,能够提供性价比高的新能源客车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因此我国新能源客车越来越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最新数据,2025年4月我国新能源客车出口1417辆,同比增长42.84%;2025年前4月我国新能源客车累计出口4414辆,累计同比增长52.21%。可见,我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市场的增速均较高。
从当下我国新能源客车在国际市场的流向来看,主要流向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国家。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4月,亚洲的尼泊尔、以色列、越南、韩国、阿联酋、新加坡、印度,欧洲的挪威、荷兰、芬兰等是我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前10个国家。
2025年前4月我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到上述10国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7%、10.5%、5.7%、3.1%、4.6%、5.0%、2.8%、7.3%、5.2%、2.4%,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三、第五、第十,且这10个国家进口我国新能源客车数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产品创新能力强、质量提升、性价比高、交付快速,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为我国客车出口提供了硬实力支持。
首先是我国客车产品创新能力较强。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使得我国客车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我国新能源客车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以及整车制造等多个环节。同时,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在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领先国际水平。
我国出口海外的传统动力客车产品,也能根据目标国的具体需求,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要。
其次是我国客车产品性价比具有竞争优势。这帮助我国客车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再次是质量提升。近年来我国客车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海外客户的信任和追捧。
最后是实现了快速的交付周期。目前,我国客车企业能够提供快速的交付周期,可以及时满足海外市场的快速需求,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16连涨!客车出口何以成为行业“常青树”?
四、出口模式升级,拓宽了海外市场渠道、提高了营销效率,为我国客车出口提供了战术层面的支持。
近年来,国内客车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国际市场,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进行海外建厂、并购及合作,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从以出口贸易为主逐步向产业化和本土化运营转型。
这实际上相当于国内客车企业把自己的生产工厂及营销公司全部搬到了海外目标客户的“家门口”,为抢占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宽了渠道、提高了营销效率。正是这种出口模式的升级,为我国客车出口销量实现“16连涨”提供了战术上的支持。
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加速实施,为我国客车出口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以来,宇通、比亚迪、金龙、中通等国内客车出口主流企业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领下,不断拓展“朋友圈”,加速出口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并不断获得出口大单,直接拉升了客车出口销量。
根据海关数据,在2025年前4月我国客车出口的近2.8万辆中,出口“一带一路”区域(或沿线区域)的数量占比超7成(70.3%),且这一比例创史上各年新高。
综上所述,截至今年4月,我国客车出口市场实现“16连涨”、成为行业的“常青树”绝非偶然,是在上述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主页 > 新闻资讯 >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