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背景下,风、光等绿电的消纳正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这让大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汽车行业获得了参与能源运营的“入场券”。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也应用而生。 汽车行业要如何通过换电参与到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就此问题,近日汽车总站网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教授。他表示: “充换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电能补给的基础设施,是推动交通电气化和电力低碳化的关键节点,也是未来能源互联网构建的重要节点。”
什么是能源互联网? 作为近年兴起的一个前沿概念,因其内涵在不断发展,目前行业并没有给能源互联网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定义。但其核心内涵已经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和社会的初步共识和认可。 那就是,能源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体系结构,它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也就是说,能源互联网以可再生能源为优先,以电力为基础,通过多能协同、供需协同等达到能源的生产与供应同时实现“稳定”、“清洁”、“廉价”的目标。
那么,能源互联网到底与汽车行业有什么关系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汽车的属性。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的当下,汽车的属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原先的交通属性基础上,又增加了能源属性和信息属性。 简单来讲,每辆电动汽车都如同一个大号的移动充电宝,可以连接可再生能源充电,也能储能,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利用。这就是汽车的能源属性,补能网络变成了能源系统的一部分。 孙逢春提到,目前我国发电仍以煤炭为主,新能源汽车要想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绿色,就需要大力发展绿电。以光伏、风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可以与交通能源融合,实现交通资产能源化。比如,在高速公路或是铁路沿线的隔离带设置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为过往车辆提供充换电服务。同时,由于光伏发电、风电等具有间歇性的特性,还可以大力发展储能。 其信息属性是说,电动汽车未来将成为手机之后的第二个移动端,补能网络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充换电设施的智能化、互联互通和信息交互,为车主提供充电服务、车辆管理等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当电动车保有量达到千万级别后,其数据价值也会有变现和增值的可能。 因此,能源结构的转变将产生巨大的增量空间,比如储能,比如城市充换电站的建设运营,这些都是摆在汽车行业面前的绝佳机遇。 构建能源互联网,换电能做什么?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换电模式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孙逢春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已基本成熟,不过其商业模式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 具体到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换电站运营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充电,实现电能的传输、储存和消费。 它不仅可以为电动汽车快速换电,提高补能效率,还利用电网需求“削峰填谷”,通过避峰就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换电车辆以营运车为主,比如出租车、卡车等。这些车辆白天的运营需求更大。如果换电服务商能利用晚上电价低的时候充电,那么原来1块或者8毛的成本就可以降到4毛、5毛,通过整个有序充电,就能够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同时,换电站可以根据电网需求进行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说,在用电高峰期,可以更换电池给电动汽车供电,而在用电低谷期,可以将电池更换为充电状态,实现电能的储存和再利用。换电站存放有很多电池,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的储能站,为用电提供帮助。 另外,换电站的运营也会带来可观的数据价值,通过平台数字化赋能,聚合网联化数据资产价值。因为通过换电站的运营,可以积累用户、车辆、电池、能源等相关数据,为电池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 同时,通过大数据对整个发电用电的产业链,涉及光伏、储能、电价、充电等,进行预测和大数据调整,以求进一步提高绿电比例,降低电能用电成本。
孙逢春提到,其实能源互联网的构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的优化配置,而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可以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据权威机构预测,预计2020年-2025年,我国包括能源互联网在内的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市场潜力规模将由0.5万亿元增长到0.8-1.2万亿元;2035年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规模约在1.3-1.8万亿元。这不光是换电模式的机遇,更是整个汽车行业拓展新商业模式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