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伊:行业聚力,参考架构2.0引领软硬融合生态
时间: 2023-11-04 00:14
来源: 中国汽车软件大会
作者: editor
2023年11月3日,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大会以“聚软件之力,创数智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属单位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共同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协办。紧扣新时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汽车软件发展要求,本次会议设置了“1场大会论坛+4个主题论坛”,旨在打造汽车软件领域开放、高端、权威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其中,在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副秘书长陈俊伊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参加本届中国汽车软件大会的主论坛。接下来我汇报一下近期在李克强院士的指导之下,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其他行业机构、企业共同开展的“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的成果,报告整体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回顾一下整个组织行业编制的过程,以及参考架构2.0白皮书核心的内容;二是针对参考架构2.0如何引领产业落地,如何引领软硬件生态建设我们的一些思考。
一、参考架构2.0的编制过程及核心内容。
参考架构2.0是在1.0的蓝本基础之上编制而成的,发布于2019年,打下了非常牢固的根基,形成了非常广泛的行业共识。李克强院士刚刚也提到过,为后续的白皮书、蓝皮书、技术路线图,包括国标、团标的编制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整个的智能驾驶生态构建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的企业,包括国内外的一些企业都是基于参考架构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布局产品研发,助力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
时隔四年,无论是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上升至了42%,可以说智能驾驶已经变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计算平台产品,包括降本增效、安全可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经过多轮的研讨,在今年3月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的一次会议上启动了参考架构2.0的编制,并且明确参考架构2.0引领产业落地为核心目标,指导产品研发为主要的内容。
参考架构2.0是在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院士领导之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秘书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文杰主编,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40家参与单位,集行业之力共同编制完成。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不仅仅是有这40家单位,在后续的编写和评审的过程中,实际上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是借助在这个会向在所有参考架构2.0过程给予指导、编写、提出意见的专家表示感谢。
整个的编制过程非常科学、严谨,以参考架构1.0为蓝本,依据大纲目录进行分工协作撰写,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意见,一共征集到320条专家意见,进行多轮的评审,最后形成了参考架构2.0全文,形成广泛的共识。在前不久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全体大会WICV上作为非常重要的行业成果也进行了重磅的发布。
对参考架构2.0的核心内容做报告。这张图是总体的框架图
以应用需求为牵引
同时分层解耦更进一步的细化
李克强院士也强调,这次更加强调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安全保底服务”、可信内核、安全处理单元等。
结合当前一些跨界的新技术,包括车用大模型的新技术也纳入到参考架构2.0之中,
整体来看2.0可以支持不同的技术路线,并且能够兼容国内外主流的SOC芯片,并且能够支撑车路协同的应用,包括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应用。
随着算力几何倍数的提升带来高算力低功耗的需求,以及算力与算法如何平衡、安全可控等等的挑战,都是参考架构2.0关注和撰写的内容。我们在硬件架构部分也创新性提出从专业计算单元中将安全处理单元进行独立阐述。
车控操作系统整体布局沿用参考架构1.0纵向分层,横向分功能整体架构模式,也是与国标《车控操作系统技术要求与实验方法(草案)》中提到的一致。
工具链部分,在参考架构2.0里面更多是强调工具链在软件的敏捷开发,以及高质量产品交付中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体系,这次参考架构2.0也是强化了安全体系,
以上是参考架构2.0整体的内容。
二、参考2.0如何支持产业实践所做的思考。
首先,参考架构不仅仅是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体系下在计算平台顶层设计,它在面向产品研发、产业落地,实际上也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它的分层解耦、以后应用需求为驱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机制,以及创新性的融合扩展等等的特点,都可以帮助企业技术实现,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落地、产品研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这里也是借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行业平台,呼吁产学研用能够联合起来,集中资源开展联合的攻关,能够合力打造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的产品,能够提速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参考架构2.0将会不断迭代,最近编著委员会也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研讨,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吸取行业相关专家的中肯意见,同时会参考最新产业落地研发的实践经验,关注一些新技术、跨界技术的迭代,不断更新参考架构,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实现,为主机厂开展差异化竞争提供服务。
在这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在这里也做了很多实践,我们正在联合硬件企业、系统软件、功能软件企业共同研发计算平台的产品,面向主机厂进行一体化的交付。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这种实践能够为智能驾驶的量产应用开发、生态建设提供崭新的行业范式。
最后,也是想简单介绍一下汽车基础软件分会,我们也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在汽车工程学会体系下面聚焦汽车基础软件的年轻分会,我们也希望能够与全行业一道共同进步,携手发展。谢谢大家!
2023年11月3日,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大会以“聚软件之力,创数智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属单位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共同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协办。紧扣新时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汽车软件发展要求,本次会议设置了“1场大会论坛+4个主题论坛”,旨在打造汽车软件领域开放、高端、权威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其中,在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副秘书长陈俊伊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参加本届中国汽车软件大会的主论坛。接下来我汇报一下近期在李克强院士的指导之下,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其他行业机构、企业共同开展的“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的成果,报告整体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回顾一下整个组织行业编制的过程,以及参考架构2.0白皮书核心的内容;二是针对参考架构2.0如何引领产业落地,如何引领软硬件生态建设我们的一些思考。
一、参考架构2.0的编制过程及核心内容。
参考架构2.0是在1.0的蓝本基础之上编制而成的,发布于2019年,打下了非常牢固的根基,形成了非常广泛的行业共识。李克强院士刚刚也提到过,为后续的白皮书、蓝皮书、技术路线图,包括国标、团标的编制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整个的智能驾驶生态构建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的企业,包括国内外的一些企业都是基于参考架构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布局产品研发,助力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
时隔四年,无论是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上升至了42%,可以说智能驾驶已经变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计算平台产品,包括降本增效、安全可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经过多轮的研讨,在今年3月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的一次会议上启动了参考架构2.0的编制,并且明确参考架构2.0引领产业落地为核心目标,指导产品研发为主要的内容。
参考架构2.0是在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院士领导之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秘书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文杰主编,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40家参与单位,集行业之力共同编制完成。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不仅仅是有这40家单位,在后续的编写和评审的过程中,实际上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是借助在这个会向在所有参考架构2.0过程给予指导、编写、提出意见的专家表示感谢。
整个的编制过程非常科学、严谨,以参考架构1.0为蓝本,依据大纲目录进行分工协作撰写,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意见,一共征集到320条专家意见,进行多轮的评审,最后形成了参考架构2.0全文,形成广泛的共识。在前不久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全体大会WICV上作为非常重要的行业成果也进行了重磅的发布。
对参考架构2.0的核心内容做报告。这张图是总体的框架图
以应用需求为牵引
同时分层解耦更进一步的细化
李克强院士也强调,这次更加强调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安全保底服务”、可信内核、安全处理单元等。
结合当前一些跨界的新技术,包括车用大模型的新技术也纳入到参考架构2.0之中,
整体来看2.0可以支持不同的技术路线,并且能够兼容国内外主流的SOC芯片,并且能够支撑车路协同的应用,包括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应用。
随着算力几何倍数的提升带来高算力低功耗的需求,以及算力与算法如何平衡、安全可控等等的挑战,都是参考架构2.0关注和撰写的内容。我们在硬件架构部分也创新性提出从专业计算单元中将安全处理单元进行独立阐述。
车控操作系统整体布局沿用参考架构1.0纵向分层,横向分功能整体架构模式,也是与国标《车控操作系统技术要求与实验方法(草案)》中提到的一致。
工具链部分,在参考架构2.0里面更多是强调工具链在软件的敏捷开发,以及高质量产品交付中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体系,这次参考架构2.0也是强化了安全体系,
以上是参考架构2.0整体的内容。
二、参考2.0如何支持产业实践所做的思考。
首先,参考架构不仅仅是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体系下在计算平台顶层设计,它在面向产品研发、产业落地,实际上也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它的分层解耦、以后应用需求为驱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机制,以及创新性的融合扩展等等的特点,都可以帮助企业技术实现,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落地、产品研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这里也是借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行业平台,呼吁产学研用能够联合起来,集中资源开展联合的攻关,能够合力打造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的产品,能够提速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参考架构2.0将会不断迭代,最近编著委员会也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研讨,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吸取行业相关专家的中肯意见,同时会参考最新产业落地研发的实践经验,关注一些新技术、跨界技术的迭代,不断更新参考架构,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实现,为主机厂开展差异化竞争提供服务。
在这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在这里也做了很多实践,我们正在联合硬件企业、系统软件、功能软件企业共同研发计算平台的产品,面向主机厂进行一体化的交付。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这种实践能够为智能驾驶的量产应用开发、生态建设提供崭新的行业范式。
最后,也是想简单介绍一下汽车基础软件分会,我们也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在汽车工程学会体系下面聚焦汽车基础软件的年轻分会,我们也希望能够与全行业一道共同进步,携手发展。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