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冯敏司长:优化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业态,重塑汽车价值链


2023年9月2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及十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在湖北省十堰市正式开幕。本次大会聚焦汽车产业新生态、聚焦汽车零部件新价值链,大会为期两天,共设两场公开论坛,两场闭门研讨会。
22日下午,首届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成功举办高层论坛,围绕“电动化智能化时代重塑汽车价值链”主题,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原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网络交易监管司副司长(正司长级)严冯敏发表了演讲。
严冯敏司长:优化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业态,重塑汽车价值链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黄书记,永伟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听永伟秘书长、安主任、张夕勇总经理非常精彩的主旨发言,我觉得他们的发言非常专业、信息量也很大、观点也比较新颖,有的建议也很有价值,比较具体,接下来我会细细研学。
   因为我是长期从事监管工作的,重点就有汽车产品,包括汽车质量的行政执法工作,还有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从事的时间比较长,围绕今天的论坛主题我主要从监管的视角来谈一谈自己的思考,我发言的主题是“优化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业态,重塑汽车价值链”。
   我主要讲三点思考:
   第一,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变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后市场是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领域。
   第三,优化后市场业态应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
   一、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变的挑战和机遇。
   有三点要考虑:
   (一)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变。
   行业内基本有的共识,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变,目前是这么一个情况。这个转变有三个标志:
   1)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与日俱增。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2009年初初具规模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建立了结构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引领全球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力量。
   一是产销量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2022年和2023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3.4%和44.1%,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分别达到25.6%和28.3%,提前实现国务院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2025年国内市场渗透率要达到20%的发展规划。
   二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来源国。2018年,专利申请总量达全球的30%以上,关键的“三电”技术不断创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性,以及消费者的驾乘体验,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
   三是充换电网络规模全球最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了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了2200座,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补能保障系统。
   这些数据表明,市场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与日俱增。
   2)个人消费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力军。从使用情况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中非运营车辆占比迅速提高,2022年底超过80%,今年5月、11月美国J.D.Power发布的2023年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连续6年上升,达到33%,较去年的27%上升了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需求日趋旺盛。
   3)市场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普遍提升。多年来我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深耕细作市场,精准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试错、自我纠错的开发流程,塑造了全球的品牌形象,实现自主品牌对合资和外资品牌的换道超车,尽管2022年底购置补贴政策退出,但2023年上半年销量达到了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进入充分竞争的新阶段,充分竞争才会有消费者的充分选择。
   (二)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补贴政策驱动惯性影响商业模式的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人才的密集型产业,需要持续的重投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尚未完成,盈利能力弱,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制造成本高、营业成本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处于持续亏损的阶段。新能源发展至今,屡创新高,一定程度讲是补贴政策发挥的作用,难免会形成依赖补贴政策发展的惯性。具体来说,许多国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控制、价格控制长期依赖于政府补贴政策,2022年国家购置补贴政策正式退出以后,许多资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克服依赖国家补贴政策的惯性来创新商业模式,可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2、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数据安全任务艰巨。新能源汽车面临两大安全:
   一是关乎行车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这个安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主要痛点是动力电池的质量安全,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上涨了32%,而且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了火灾(含自燃),新能源车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是关乎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的数据安全。数据泄漏、滥用、盗用都会影响车主个人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会破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甚至危害国家安全。智能网联化程度高的新能源汽车,能全天候、全场景、无死角地完成数据收集和反馈。有数据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会产生大约10TB数据,是传统汽车的5—10倍。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地理位置、行驶轨迹等基础信息,还包括车内私密空间的语音、画面甚至个体的诸多生物特征数据。近年来,针对车联网平台、车企、运营商等网络恶意行为频频发生,给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许多方面的损失。另外,充电桩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信息被滥用等问题正引发业内的高度关注。随着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不断提升,数据安全已经上升到与动力电池安全同等重要的程度。因此,国家近几年先后颁布并实施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国家网信办等五部门还专门发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对车用数据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制。保障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合规管理和政府监管关注的重点。但是目前数据安全保障的难点之一,涉及到数据确权的问题,现在数据确权的规制还是有所缺失。
   3、后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售后服务业严重滞后于整车制造业。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市场很不成熟,出现整车强、售后弱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十分突出的。一方面,从事售后服务经营者的数量和种类规模很难覆盖需求,供给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售后服务技术能力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适应不了需求。维修保养从传统的燃油车以发动机为重点转为以电池、电机、电控为重点,同时还涉及到电子信息、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对维修保养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人才要求更高。随着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和车龄的延长,需求增长与售后服务总体规模及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是二手车保值率低制约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低、贬值时间短,二手车作为汽车价值链重要的组成部分,保值率如果得不到保障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会制约二手车的市场发展。
   三是充换电网络建设和运营管理滞后。充电桩的网络布局和充电速度也没有达到与加油站同样的密度和效率。充电不方便、长途出行续航焦虑一直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从充电接口和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得低于1:1的标准来看,我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发展明显落后,无法形成有效的服务范围。另外,充电桩的质量安全问题和维护保养等运营管理问题也会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一大焦虑。
   (三)新转变迎来的主要机遇。
   1、“恢复和扩大消费”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发展规模。党中央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汽车消费,一直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占比,目前已达到28.3%。今年7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第一、二条措施就是关于汽车消费的,其中第二条“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对购买管理提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对使用管理,为有效满足居民出行,提出了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等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双碳”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双碳”目标战略的意义在于通过降低碳排放甚至零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总排放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占比最大,超过85%。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09年初具产业规模发展到去年年底,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目前是1620万辆,虽然占汽车总保有量仅为4.1%,仅在使用环节就累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以上。“双碳”目标导向和战略的全面实施必然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和汽车的绿色低碳消费,国务院2021年10月颁布的《2023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就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行业预测,通过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到2028年,新能源汽车将提前实现这个目标,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将于2028年左右达峰。目前欧洲各国纷纷制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出台了新能源车高补贴的政策,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提质增量,推进绿色低碳制造和绿色低碳售后服务。就是说绿色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消费的底色。
   3、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进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字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融合,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也推动数字化售后服务、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拓展新型消费,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二、后市场是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领域。
   (一)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发展状况浅析。
   目前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有关的数据统计还有一定的难度,还不太专业,可能更多的我们是综合其他方面进行测算。
   1、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3.28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620万辆。2022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总体规模大概是2401.34亿元,占整个汽车总体规模我们测算大概是0.4%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保障、市场规模大概是158.51亿元,占总体规模的6.6%。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规模大概是478.8亿元,占总体规模的19%左右。
   2、汽车维修保养消费持续增长。随着保有量和平均车龄的增长,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市场将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测算,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平均维修保养客单价为1210元,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规模158.51亿元。
   3、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初具规模。2022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大概是53.91万辆,同比增长70%,占二手车总交易量的3.4%,表明新能源二手车正在成为汽车流通市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5.6%,相比之下新能源二手车的增长空间是很大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二手车市场也会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消费领域。
   4、充换电网络规模持续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和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充换电设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截止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2200座,充电桩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之比为3:1,就是远低于1:1的建设目标。但是同时也反映一个问题,充电桩网络布局面临着,一个方面仍需要大力的建设,但是又出现大批充电桩闲置相互矛盾等问题,跟一是布局、二是运营管理都有很大的问题。
   (二)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扩大消费主要新增长点。
   1、数字化售后服务是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新的增长领域。数字化售后服务是适应新能源汽车网联化智能共享的特点,满足消费者售后服务体验个性化、便捷化、线上线下一致性需求的新业态,在提升服务效能、重塑新能源汽车价值链将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总体的售后服务在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中的比重较低,仅占12%左右,新能源汽车更低,不到1%,严重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发达国家普遍占到33%—45%之间,这种状况说明,对我们国家来说汽车售后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广阔的。但是传统的汽车售后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不适应以客户为中心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亟待完善和变革。因此,需要围绕提升服务质量和产业价值来开拓数字化服务的领域,发展数字化售后服务新业态,尽早实现维修保养、故障监控及预警、救援保障、查询咨询、关怀提醒等方面的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服务,持续扩大售后服务消费,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2、二手车将是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新领域。二手车是汽车存量市场发展的重要业态,国内消费需求人群庞大,据公安部统计,截止2023年6月底,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达到4.75亿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国新领证驾驶人员就达到1191万人。但是由于车龄短、贬值期短、保值率低,还有科学、公正、透明的评价或者评估体系缺失,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甚至整个二手车市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很不成熟,目前来看,新车和二手车之比是1:0.08,这是比较低的一个比例,当然因为新能源汽车起步还不是太长。随着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还有车龄的逐年增长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推进,新能源二手车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品质有保障、品牌有信誉、经营有规模是释放新能源二手车消费潜力的关键。    
   (三)质量持续提升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支撑。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供大于求,会增加企业为压价抢订单降低产品质量甚至搞假冒伪劣的风险,会损害消费和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必须要以产品质量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基础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坚持从根本上提质增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
   1、提高附加值,相当于产品价格、盈利能力、销售额提高。
   2、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升级,拉动内需。质量有保障、品牌有信赖是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本要求。
   3、倒逼低价格的劣质产品的淘汰,形成以质取胜的市场氛围,增强市场信心。
   三、优化后市场业态应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
   1、坚持以治理优化后市场业态来促进发展。治理实际是自然生态的过程,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是脱离不开的,因为总是会有问题。社会共治又是我国治理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和新发展,已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有关法律都把社会共治纳入到法律里边。
   2、要充分发挥相关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专门成立汽车服务后市场专委会,以解决二手车交易信息不对称和汽车维修不透明的问题。并搭建了三个平台。
   一是后市场社会共治平台。
   二是围绕优化二手车消费服务业态,搭建二手车消费促进综合服务平台。我们今年7月份已经发布了这个平台。
   三是围绕优化维修保养消费服务业态,搭建汽车供应链配件数字化溯源平台。今年5月份我们已经在成都专门发布了。
   3、推动适应后市场发展特点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治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要求,也是适应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潮流的需要,是提升数字化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产业价值的保障。“数字技术+治理”是数字化治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应用数字技术来管理网络,以数据治理数据。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共治,我觉得是高效能的一个治理模式,高效能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一是凭数据说话,比较容易达成多元主体的共识,构成共识机制。
   二是治理决策的科学化,面对海量的数据能克服凭经验或者主观推理的极限性,来提升治理的精准度。
   三是公开透明,有利于落实消费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构建“数字技术+治理”的汽车后市场治理模式,需要依托数字基础设施来建设数字平台,才能技术赋能,来提升治理的效能,实现业态的优化,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来推进这项工作的。
   以上是我的发言内容,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页 > 新闻资讯 >


读者留言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