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大研制出高性能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抗氨毒化的镍基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其在阳极含10 ppm氨的膜电极组装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电流密度(0.7 V下),远超商业铂碳催化剂。
相关成果以“Efficient NH3-Tolerant Nickel-Based Hydrogen Oxidation Catalyst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2、日本团队利用SOFC技术成功实现MCH直接发电 最近,由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Akihiko Fukunaga教授领导的一个日本研究小组成功地使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直接从甲基环己烷(MCH)发电,实现了从有机氢化物到电能的直接转换,并且直接发电所需的能量比传统的MCH催化脱氢反应所需的能量要小。
他们的工作于7月4日在《应用能源》第348卷在线发布,这一成果有望为氢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储存提供新途径。
3、韩国研究团队研发出降本1000倍的非铂金燃料电池催化剂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Eunae Cho教授带领的团队和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Han Jeong-woo教授团队合作,于8月22日联合宣布,成功研发出可替代铂金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单原子铁-氮-碳-磷材料”,用于PEM燃料电池,并识别了其激活机制。这种催化剂还适用于下一代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新材料的结构中微量铁元素被原子化地分散在碳中,而氮和磷则围绕其结合。
这项研究结果于7月3日在国际期刊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
|